曾正青在一旁笑:“妈,您就杀了呗,这也是老习俗了,没道理咱们一年到头一只鸡都不舍得吃的。”
“你懂什么,我那不是想着有鸡蛋了让你媳妇补身子吗?咱们家日子好过,那也经不住天天吃肉不是。”
为了曾家添丁进口,她最近没少给周秋霜开小灶。
“这您就更不用担心了,去队上一个鸡蛋才三四分钱,到时候多收点,咱们每天吃鸡蛋。”
供销社的鸡蛋一般是五分钱一个,但如果直接去队上买的话,三分四分也是能收上来的。
“行了行了,杀就杀,我那还不是心疼这只鸡嘛。”
曾母横了儿子一眼,到底没说什么拒绝的话,儿媳妇从娘家带回来的鸡,要是不杀的话回头传到亲家那边面子上也不好看。
一开始她对亲家的态度和现在完全不同,虽说不至于看轻,但绝对没现在看重。
但没办法,小儿媳妇太能干了。
短短两年的
功夫,小儿媳妇已经从一个普通社员,一跃成为了那河湾食品厂的副手了。
桑青舒之下就是她儿媳妇,哪怕儿子现在在省供销社转正了工作,收入都比不得儿媳妇,那她能不好好供着吗?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好几个同为河湾大队出嫁女的人家家中。
而谢家,这会桑青舒和谢母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
除了必须准备的鸡和猪肉之外,谢母还去村口买了鱼,寓意年年有鱼。
鸡不是当地常规的白切做法,桑青舒特地拿了香菇出来,打算做一道滑口的香菇滑鸡,这道菜适合谢父谢母的口味。
鸡先四分之一只,余下的先留着,明天可以拿来做小鸡炖蘑菇,还可以煲汤,选择多样。
猪肉这一块,传统的扣肉也是有的,再单独剁了肉糜蒸了肉羹给滢宝。
再有淮山骨头汤和一道清蒸鱼,外加一道时蔬青菜,就是他们家的全部菜色了。
实际上这个菜量已经不少了,这年头哪怕是城里的双职工家庭,过年都不一定吃得起这样的菜。
去年谢家菜色也没这么丰富,今年谢母是看在谢徽回来,外加桑青舒实在能干的份上同意的。
这顿年夜饭大家吃的都很是满意,不同于北方要包饺子吃饺子到新年伊始,在谢父谢母这吃过晚饭就算了。
一吃完饭,谢母就赶着谢徽和桑青舒进屋里,还严令禁止了川宝和滢宝两个娃儿去打扰他们。
这事让滢宝闹了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