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能够做到,这个地下环境也不允许。
就拿制作补血丸来说,制作一两颗,他可以生个小火炉,用煲汤的砂锅就能够搞定。
可若是制作的数量达到百颗,千颗,乃至万颗呢?
实验室制作和大工厂生产,可不是一回事。
单是各种药材在下锅之前分门别类的处理,就要单独分出好几道工序。
而熬制这些丹丸,也需要更大量的燃料以及更巨大、更专业的器具。
这都不是在地下环境可以搞定的。
他若一定要在地下做,不考虑地下隧洞能否支撑起如此旺盛的燃烧,单是那浓烈的气息,就能够通过隧洞扩散到康乐集的整个地下网络。
甚至,还有很大可能通过气孔,扩散到地面之上。
让整个康乐集的人都沐浴在补血丸特有的香气之中。
耿煊只是想想那画面,就感觉太美,不敢继续想下去。
而这还只是其中一种补血丸的制作而已。
其他丹丸,药物的制作,同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麻烦。
比如,药酒的制作,需要用到大量的酒,以及酿酒的粮食作物。
这同样不是他继续躲在地下隧洞之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必须要走出去了。”
耿煊心中,渐渐有了这样的觉悟。
他领悟到一个道理。
“浅水养不出蛟龙。”
在一片浅水塘里,若不想惹来任何人的注意,那只能是泥鳅。
若是“蛟龙”也做此想,那就只能把自己装成一条泥鳅,且还要一直装下去。
只要一次破了功,露出真容,“蛟龙”就再也藏不住了。
康乐集就这么大一片地方,任何大一点的动静,就会在这个“浅水塘”里泛起醒目的涟漪。
除非不发出任何动静,或者,始终将动静约束在某个层次以下,不然,露出形迹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这和藏得仔不仔细,藏得深不深没有半毛钱关系。
若自己用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各不相关的身份,在康乐集各个米店购买可以酿造一万斤药酒的粮食。
即便自己在细节上小心到挑不出任何毛病,可一旦真的这样去做了,这又瞒得过谁?
大批量熬制补血丸,还需要大量的燃料,更加专业的、特别订做的丹炉……
没有哪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不动声色”四个字就能解决的。
在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切之后,耿煊开始从实际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