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本人实际长相与身份证以及公安联网核查上的照片差别过大。
二号柜余大姐和主任商量了好半天只答应挂失,但若要销卡取出卡里的钱,客户必须先去派出所更新身份证和联网核查的证件照。
被拒绝的客户立刻不干了,本来自己就是请假来银行的,结果这次还不给办理。
双方都不愿让步,都觉得自己很冤。
柜员觉得我跟你客户又没仇,怎么可能故意刁难你,那样既占影响我的业务量,又会被投诉,我只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银行规章制度办事而已。
客户觉得自己肯定就是本人,凭什么就你们银行看不出来,还要我自证身份,当初开卡存款时没要求,挂失取款时就故意卡我了,是不是就是网上所说的存款容易取款难。
这种情况大多数银行都出现过,甚至出现大量探究解决办法的文章。
有人说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突飞猛进。
哪怕因为肥胖等原因面容看起来变化巨大,但只要是同一个人,依然可以通过五官、瞳孔定位轻松识别身份。
其他的诸如瞳孔识别、指纹识别等,还有大量的可以轻松证实身份的方式,只不过银行没有采用,这才造成了纠纷。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些已经不再国有。
私有企业大量掌握客户的人脸、瞳孔、指纹数据是否安全。
或者退一步来说,就算私有企业没有这些数据但却可以连接公安系统查询到,这是否安全。
答案显而易见,在目前的环境下,有关部门是肯定不会允许的。
还是那句话,银行本质上是企业。
它不是政府机构更不是福利机构,所以你不能强行要求其本不具备的功能。
‘证明我是我’,这是公证处和派出所的职能。
银行要求客户去派出所开具证明,合情合理。
张小伟也并非不讲理的人,开始他很耐心听取柜员的解释。
但因为他的业务停滞,造成后面排队的人等待时间加长。
队伍之中有人开始抱怨,不满的情绪一传十十传百。
本就处在焦急状态的张小伟被感染,开始向银行发泄不满,其他人非但不劝阻,反而煽风点火。
场面逐渐开始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