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的次数越多,重建就变得更令人绝望。
眼前好像有千重山,他迈步过去了。
“胡公,胡公……要不要吃点东西。”
“吃东西?”一脸颓废的胡俨侧目看这书吏。
随即摇头。
“不吃。”胡俨一面说着,一面却是站了起来,举步就走。
书吏担心地道:“胡公往哪里去?”
“寻找答案。”
胡俨毫不犹豫地道:“我要去求教。”
“求教?胡公……不会说笑吧,这天底下,谁有胡公的学问高啊。”
胡俨听罢,忍不住冷笑道:“一山还有一山高,你懂个什么?”
……
胡俨来到了京城的一处宅邸。
来到这儿的时候,他居然显得十分的恭谨。
递上了自己的名帖,门房进去通报之后,却又回来:“我家先生说,不见客。”
胡俨却没有迈动步子,依旧站在原地:“请告诉你家先生,有要事来访,若是他不见,我便不走了。”
门子奇怪的看了胡俨一眼,却又飞快去了。
终于,那门子来过来,道:“请进吧。”
这是一个寻常的宅院,并不奢华,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就在这么一个后宅里,却是一个茅庐,茅庐里似乎坐着一人,用竹帘子隔开。
里头的人很平静,道:“何事?”
“有一事请教。”
“堂堂胡公,也有解不开的疑惑吗?”这个人似乎笑了起来。
胡俨苦笑道:“说来惭愧,实在是学业不精。”
“你说说看吧。”
胡俨深吸一口气:“心即理何解?”
顿了顿,胡俨又道:“知行合一,何解?”
茅庐里的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胡俨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