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点点头:“当然知道。”
鲁迅说:“他有时就会给我发电报。”
马君武又问道:“你哪来的电报机?”
鲁迅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是《新民丛报》报社的。”
马君武惊道:“梁先生的《新民丛报》?”
梁启超基本是留日学生里进步派的精神领袖。
鲁迅有些得意道:“是的!李谕先生说了情,我们可以使用他们的电报机,并且不用付费。”
“这可省了一大笔银子!”马君武有些羡慕,“李谕先生是当今最厉害的科学巨擘,没想到你能和他保持联络。”
鲁迅说:“不过他提的要求有时太难处理,我也不懂什么阴极射线管之类的奇怪东西。他让我帮他在日本采买,真是难死。”
马君武连忙说:“我懂啊!”
这话有点吹牛,不过他的确是比迅哥懂。
鲁迅说:“不然我把你介绍给李谕先生?”
马君武高兴道:“求之不得!”
“好歹你是京都帝国大学的工科生,”鲁迅说,“你是不知道,李谕先生要的东西有多难找,恐怕也就京都帝国大学与东京帝国大学有。”
马君武说:“你不是一直有好好学工科,前些日子我看《浙江潮》还发表了你写的两篇科学论文,《说鈤》(鈤即镭)以及《中国地质概论》。”
迅哥刚来日本就是想学工科的,此前他在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时,学的也是矿业和地质。
鲁迅这两篇文章的确算作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
镭的这一篇发表在居里夫人获得诺奖之前,说明咱迅哥还是挺有上进心的,一直有在学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
鲁迅笑道:“别提了!我后来看了李谕先生的论文,瞬间知道自己不适合学工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君武问道:“那你想学什么?”
“医学?试试看吧。”鲁迅随口说。
想不到李谕竟阴差阳错扼杀了迅哥的工科求学心……
这时马君武感觉有点跑题了,兜回去问道:“你还没说怎么知道有宗室来。”
鲁迅说:“因为此前李谕先生给我发过电报,问有没有合适的女学,要安排一名京师出名的女侠来日本读书。并且我在《新民丛报》那听说了新任公使和载泽贝子的事。这回留学生总督亲自来,必然要带来他们。”
“推测得有道理。”马君武说。
鲁迅说:“所以我让你改改发言,毕竟今天有皇室贝子到场,如果太激进地宣扬排满,恐怕……”
马君武满不在乎:“就算皇室贝子不在场,事后早晚也会知道!该说的就要说,总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贝子就退缩。”
鲁迅说:“当下形势,如果惹怒他们,怕不是什么好事。”
“不用怕!”马君武说,“要的就是惹火他们,他们犯错越多,越容易推翻!”
鲁迅说:“嘘!你还是小点声,他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