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人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喝着红茶,很快就吃饱了。
见姚大人确实吃饱了,小黑也眼巴巴的看了半天,李广便将剩下烤红薯全部给了小黑,自己没舍得吃一个。
雨红对红薯不感兴趣,它对肉食情有独钟。
接下来,李广带着姚大人去了几个房间,察看里面的红薯。
几个房间里堆满了红薯,姚大人见状,异常兴奋。
如果将红薯种植推广开来,家家户户都有成堆的红薯,何惧饥荒。
接着李广将地窖打开,让姚大人查看存放在里面的红薯和土豆。
姚大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司农,还是第一次见识用地窖存放粮食。
“都知道地窖是用来储存粮食的,可大北朝建国一百多年来,粮食就一直短缺,即使有地窖,也派不上用场。
可你做到了,你是我朝第一个用地窖来存粮的人,是大北朝的希望。”姚大人激动的说。
“姚大人放心,要不了几年,大北朝的庄稼人,家家都会用地窖来存粮。”
接下来,李广带着姚大人离开了农庄,开始察看地里庄稼种植情况。
“目前我种植的土地比较多,面积大的土地有三块,其中较小的那块地面积有三百亩,是用荒地开垦出来的,已全部种上了蔬菜。
这些蔬菜收获后,将全部用来制作泡菜,供应市场。
还有两块地分别是八百亩和三千亩,其中三千亩良田是朝廷赏赐的,准备用来种冬小麦。
等到小麦收获后,正好赶上种植土豆和红薯季节。
这样种植,就不误农时,也能让土地有更大的产出。”
姚大人点了点头,开口道:
“三千八百亩土地,全部种上冬小麦,那收成将超过一百多万斤,这么多小麦怎么处理。”
“这些小麦,将会派上大用场,荒滩那边有许多工坊,有些是用来加工食品的,这么多小麦,能够用上一段时间。”
“一百多万斤小麦,只能用上一段时间,这个用量也太大了,不知道小麦能加工成哪些食品。”
“加工出来的食品种类繁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这些生产出来的食品,全部送往村里二期市场,那里开立了许多食品批发店铺,生意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