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各方准备
陆离的这封信实在是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好结果,跟在曹操身边的郭嘉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能够达到这样的好效果,让郭嘉一并对信件的内容也有了基本的判断,这里面绝对不缺少陆离的本事,但是内容本身绝对也足够令人惊讶。
而曹昂虽然是亲儿子,但论起对亲爹的了解,比之郭嘉却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点的。
他没有被曹操留下来,而是带着亲爹写好的回信再次回到了荆州。
未来王朝的继承人,难得正常继位的未来太宗陛下,日后在拉出自己的一系列曾任职务时,认为非常有必要添加上信鸽一职。
什么长子、嫡长子、被视为继承人的亲儿子,有些时候也不过是某些亲爹跟自己谋士paly的一环罢了。
曹昂对于曹操的了解或许比不上郭嘉,但也并非全然没有,而带着信件回到荆州之后,看着陆离收到信之后似乎放心了些许的样子,曹昂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信鸽需要说什么,信鸽只需要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那就是相信他们自有其道就好了。
一般来说,如曹昂这种半内定下来的继承人,在这种战争中大多是负责坐镇后方的。
打天下的父子组一般都是类似的套路,要么是亲爹在前面打仗、儿子坐镇后方,要么是儿子在前面打仗,当爹的坐镇后方,当然了,也有儿子与父亲一起在前面打仗的。
曹昂就不属于那种完全坐镇后方的人,一来后方有荀彧坐镇更加妥帖,二来也是后方已经有一大家子在那里了,总得以防万一避免一下某种一锅端的情况吧。
而且真说起来,跟着陆离在荆州,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坐镇后方了。
不过这一次,曹操对曹昂的安排倒不是继续跟着陆离在荆州这边搞后勤了,而是跟着荆州这边的粮草运输一起前往前线,之后负责看管粮草的工作。
这种工作虽然看起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功劳,但是出了事那一定是大差错,而且论功行赏一般都不急落下,非心腹之人难以担当。
可别忽视这个工作,当初袁绍就是因为重视不够,安排不够妥帖,以至于被人家以弱胜强。
陆离对于曹操对曹昂的这种安排没有发表任何看法,真要有看法的话,也应该是被一会儿安排到这里,一会儿又安排到哪里的曹昂有看法吧。
不过对方应该也是没有看法的,会有安排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看重与培养,这是好事。
孩子家长与孩子本人没有任何意见,陆离这个不过临时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的倒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家长心态,在送别曹昂时不太放心的叮嘱了几句。
但也就是如此了,甚至只是如此陆离都分不清楚自己这到底是真心为之,还是提前刷一下可能成为未来老板的存在的好感度。
就好像他收到信之后在曹昂面前表现出来的放心,要论真假,假是多过真的。
其实曹操的多疑在陆离身上从来都不算怀疑错误,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怀疑的方向不太对。
心向汉室是假的,没有那么向着曹操却是真的。
对于改朝换代可能难以接受是假的,别有用心却是真的。
其实要是论迹不论心的话,陆离还真的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曹操的事情。
但或许是天意作祟,或许是曹操本身感知敏锐,反正对方是论迹又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