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数不清有多少人之后,陈慕武再一次遇到了被他抢先发表了成果的正主。
不过历经了这么多次的历练之后,他已经能够做到脸不红心不跳,和康普顿一起互相吹着对方的彩虹屁。
作为卢瑟福手下第一个美国留学生,康普顿和玻尔一样,是陈慕武的师兄。
只是他没有玻尔那么幸运,自己的成果差一点就要出来的时候,却被穿越而来的陈慕武给抢先发表了出去。
上辈子康普顿来参加科莫会议,他的身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而现在,意大利方面发出去的邀请,其实给到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主任迈克尔孙。
迈克尔孙的年纪比洛伦兹还要大,虽然他的体格还算硬朗,可谁又能保证这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在大西洋上飘荡七天七夜的期间,身体不会出现问题呢?
所以作为物理系主任迈克尔孙的代表,康普顿这才被派来了欧洲。
康普顿算是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中,最早一批知道陈慕武的人,因为彼时他正因为自己的实验论文能否发表,和哈佛大学的那个杜安教授争论不休。
正是这个横空出世的陈慕武,用一篇同时发表在德国和英国知名期刊上的论文支持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也因此而抢先自己一步,获得了这种伽马射线散射效应的发现权。
在那以后,陈慕武立足卡文迪许实验室,连绵不断地在各个学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而康普顿自己也算是在美国物理学名校芝加哥大学立稳了脚跟: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陈慕武再次进入到康普顿的视线之中,是去年那次罢工风潮后的离校风波。
从报纸上看到相关消息之后,康普顿是第一个向系主任迈克尔孙提出,这次的风波是把陈慕武邀请到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来任教的最好时机。
他还给迈克耳孙提出来了两条锦囊妙计,一是与美国其他大学的校长和物理系主任们串联,二是让下一届的总统候选人胡佛出面,向国会的那帮老爷们施压。
虽然这两件事情,到最后都没有成功,陈慕武也在风波之后继续安安稳稳地留在了剑桥大学。
可这并不耽误康普顿向他这个小师弟详述,自己为了他能到芝加哥大学去任教,所做的各种努力。
“康普顿教授,您真是费心了,多谢多谢。”
“陈主任,今天终于见到真人,这让我再一次想到了我曾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度过的美好时光。
“假如我当初晚来几年的话,说不定还能和你一起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唉,如果真能是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发现成果的话,那么有关伽马射线论文的发表,也许就不至于像在美国时那么坎坷了。”
说到最后,康普顿的脸上甚至还有些动容。
他到底是怀念自己的学生时光,还是遗憾成果被别人抢先发表呢?谁也说不清楚。
对康普顿表现出的想要和自己一起搞科研的态度,陈慕武本人没有任何想法,他的小锄头也根本就不想挥动起来。
和哈勃不一样,康普顿的基本盘完全就在美国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