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之所以在做电势差单位时,把伏打改称为伏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是因为在意大利语中,volta有“次”的意思。
1volta,2volte,3volte
对应的就是一次,两次,三次……
为了防止产生这种误会,所以才把伏打改成伏特。
但估计这又是一种野史说法,因为一开始建议用伏特做单位的两个人,是英国的电气工程师,他们才不会在意意大利人怎么读。
而且这两位电气工程师在1861年建议的是,把伏特用作是电阻的单位,直到二十年后,伏特才被改成了电压单位。
作为改变了欧洲命运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伟大的意大利不但拥有众多的伟大的左后卫,也有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
不说像达·芬奇那样全知全能的大才,但说到物理学的奠基人,说到前牛顿时代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就一定绕不过伽利略。
除了伽利略,还有那个首次在水银柱中发现了真空的伽利略的学生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
然后还有提出分子概念,以及原子和分子区别的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正是用他的姓氏来命名。
在阿伏伽德罗同时期前后,意大利还出现了几位研究电学的大家。
首先是一名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博洛尼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路易吉·伽尔瓦尼,他在解剖死去的青蛙的时候,偶然用铜质手术刀,接触到了放在铁盘中的青蛙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蛙腿倏地蜷缩了一下,似乎是有电流经过。
从此之后,伽尔瓦尼就在“动物电”这条歧途上越走越远,利用控制变量法,尝试着在晴天、阴天和雨天等不同的环境中,在每天的不同时刻,利用铁纱窗、铜丝、铁板、玻璃、橡胶、松香、石头、木板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对青蛙腿进行测试,试图找出电流产生的真相。
伽尔瓦尼的这个错误,对他自己来说是可悲的,但是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来讲,贡献是非常大的。
没有伽尔瓦尼的大量实验现象和数据,就不会有更多的人被电学现象所吸引,他的竞争对手伏打也就不会提出来了一个不同于“动物电”的新观点“金属电”,并最终研制出了电堆。
虽然两个人在学术上所持的观点不同,可为了纪念伽尔瓦尼在电学上的开创性工作,伏打把自己研制出来的电堆,命名为了伽尔瓦尼电堆。
他却没想到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这个东西改名叫做伏打电堆。
虽然伏打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电堆,伽尔瓦尼的动物电思想并不是后继无人。
伽尔瓦尼的侄子乔瓦尼·阿尔迪尼在伽尔瓦尼因为身体原因退休之后,继任了自己叔叔在博洛尼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
虽然当时伏打已经制作出了能产生电流的电堆,证实了叔叔的“动物电”是错误理论,“金属电”才是正确的物理学原理。
可阿尔迪尼却剑走偏锋,他不再去固执地坚持叔叔那错误的理论,而是把目光落在了另外一个问题上面。
既然电流能让死去的青蛙腿痉挛,那么是不是也能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其他的动物身上呢?
于是阿尔迪尼尝试了各种比青蛙更大的动物,比如羊、猪、牛和黄牛,利用电击头部,引起眼睛和舌头的痉挛性运动。
在试验过了各种动物之后,阿尔迪尼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动物的尸体可以,那么人的尸体是不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