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到伦敦的皇家学会领取科普利奖章的那一年,刚刚当选为学会会士的拉曼,也同样漂洋过海,从印度来到了英国。
他见证了在学会会议上爱因斯坦和陈慕武的论战,又在会议结束之后,由伦敦北上剑桥,参观着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吸引拉曼到剑桥大学来的原因,一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太有名,二是陈慕武比他抢先一步,做出来了那个可见光散射的实验。
参观完卡文迪许实验室之后,拉曼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徒有其表。
看年代这个楼似乎建的已经很久远,而里面实验器材的年龄,应该也和大楼的岁数差不多。
陈慕武做可见光折射实验的地方,所使用的实验器材,甚至还不如整所实验室的平均水平。
加尔各答大学物理系给实验室的经费,都能组装出比陈慕武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更好的实验器材来。
在这种简陋的实验环境下,陈慕武居然能抢在他的前面完成实验,做出成果。
拉曼觉得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太强,而只能说明是陈慕武本人的实力远超他的同龄人。
所以拉曼才决定搭上他的这条线,给自己的侄子钱德拉塞卡在剑桥大学谋个出路。
当天参观完陈慕武的实验室之后,拉曼对着陈慕武说了数不清的吹捧的话。
说什么陈慕武是亚洲人的骄傲,大家都是亚洲人,彼此之间应该相互提携。
说到最后,他才图穷匕现,说他有一个叫钱德拉塞卡的侄子,问等之后这个侄子要来剑桥大学上学的话,陈慕武能不能多帮帮忙。
虽然陈慕武有一些无奈,可他还是愿意做这种成人之美的事。
因为就像他熟知拉曼这个名字一样,陈慕武同样也熟知钱德拉塞卡。
不管有他没他,这位印度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最终都会来到剑桥大学。
那为什么不送拉曼一个顺水人情呢?
反正那天会面的结果是宾主尽欢,陈慕武一直有说有笑地把拉曼送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大门外。
那天同时也是陈慕武和拉曼关系最好的一天,自此之后,他就越琢磨这件事就越感觉不对。
一个印度人,尤其是一个高种姓的印度人,在心理上是绝对不会认同自己是亚洲人的。
只能说大英的奴化工作做得非常之好,以至于大印百姓无不怀恋我大英。
印度的上等人们被成功洗脑,觉醒了他们身上的雅利安血脉,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也是英国人。
直到一百年后,阿三裔最终入主到唐宁街十号,印度人李代桃僵的大计才终于走完了第一步。
而拉曼在陈慕武面前,一口一个我们亚洲人,说白了就是要用这种地缘论来拉近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自己之后的要求做铺垫。
既然已经想明白了这件事,那么刚刚在粒子加速器实验室门前的疑惑,就只不过是虚惊一场。
从根源上看,钱德拉塞卡也算是陈慕武找来的学生。
而且他已经通过了剑桥大学的考试,那就说明他的能力来上剑桥是足够的,不会给陈慕武的识人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但是,但是,好像还是有那么点不对劲。
在陈慕武的记忆里,钱德拉塞卡似乎是10后,像他这个年纪的人要上大学,怎么着也得等到1930年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