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家就经常成为蔡元培在仩海的落脚点。
最长的一次,蔡校长一直在张家住了多半年,从1923年上半年辞任邶大校长离京开始,到下半年婚后登船赴欧为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慕武拜访那天,一个客人都没有的张家还算清净。
这也算是行了个方便,让他不必参与到无意义的社交当中去。
张元济和陈慕侨的关系,也只是都曾经在南洋公学,也就是如今的交通部南洋大学工作过但素未谋面的人,和陈慕武更是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自我介绍完,又相互说了一堆漂亮的客气话。
——主要都是作为年长者的张元济在夸陈慕武,说他什么年少有为,学富五车,成就斐然,为国争光云云。
张元济早就在报纸上看到过,陈慕武回国这个消息。
如果他是那种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书商,肯定早就会登门拜访,花大价钱请陈慕武随便写些什么文字编纂成小册子,利用陈慕武的名气,凭借这本畅销书,在市面上大赚一笔。
但张元济没那么做,他和他背后的商务印书馆,有自己的骄傲在。
让商务印书馆出版通俗,那是不可能,出版一些学术专着倒是可以考虑,只是究竟选什么题还要开会讨论,又怕贸然登门的话,会吃到闭门羹。
张元济从没想过那天会接到陈慕侨的电话,说他的弟弟想要登门拜访自己这个已经退休了的老家伙。
陈慕武深夜上门究竟有什么事?
张元济摸不着头脑,只能在不停的恭维声中,试探这位浑身上下充满着自信的年青人。
因为没有手机,所以陈慕武的作息时间已经被调整的十分规律。
他不想再和张元济打太极拳,于是就从公文包里掏出了自己的书稿。
那份自从回家之后就一直在自己房间不断涂改、又陪他东奔西走整整一天的书稿,终于也在那一天的最终时刻,交到了它该交到的地方去。
张元济拿到手上的一沓稿纸,第一页上只写着四个汉字,《大国崛起》。
于是他顿时明白了这个年青人找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事。
张元济笑着拒绝了陈慕武的请求,他说自己已经从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位置上退了下来,现在是不问馆事,颐养天年,帮不了他这个忙。
他虽然觉得陈慕武很有名,这个选题也很有意思,但还是不想破例走后门给他出版,让他走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的正规途径。
然后陈慕武的回答,又让张元济觉得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他说自己这本书一分钱稿酬都不要,但必须交给商务印书馆来出版。
当晚的张元济再次疑惑。
他不清楚,陈慕武这又是在搞什么幺蛾子。
哪有人写书不要钱,这是看不起商务印书馆,把它当成一种施舍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