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盖革觉得基尔大学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配不上自己的老师。
所以他给柏林的普朗克写信,希望能推荐卢瑟福到柏林洪堡大学。
刚好普朗克今年还要退休,他那个物理系主任的位置,与其留给没有什么成绩的毛头新人泡利,还不如留给德高望重的卢瑟福更合适。
不过盖革在信中倒没把话说的那么直白,他选了一种自以为很隐晦的表述方式。
可对着千年的狐狸,何必讲《聊斋》?
普朗克完全看穿了盖革的言外之意,他觉得盖革教授这个想法,有些想当然。
且不说,柏林洪堡大学不可能聘请一位连德语都不会说的人来当物理系主任。
就算真给卢瑟福下了聘书,他也一定不会来。
他有那么大的名气,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又有诺贝尔奖傍身,呃,虽然是化学奖。
这个资历到英语国家大学里面简直就是横着走,别说是混个教职,当个系主任,就算是卢瑟福想要当校长,也会有大把的学校能把这个位置拱手相让。
虽然对卢瑟福不太感冒,但和哥廷根一样,柏林洪堡大学的普朗克这里,也很想把陈慕武给挖过来。
要说这世界上,最先得知远东出了一位物理学天才这个消息的学校,那洪堡大学绝对是第一位,比剑桥大学早,比康奈尔大学要早的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当时的普朗克犹豫就会败北,一个拿不定主意,便被那个为爱因斯坦办事尽心竭力的爱丁顿给捷足先登。
后来陈慕武在物理学上做出来了那么多成果,虽然有许多都是发表在他主编的《物理学年鉴》上,可毕竟通讯地址写的不是德国,这让普朗克很心痛。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能再错过。
之前因为学术问题而频繁通信通电,他和陈慕武之间已经培养出了不错的关系。
可是上了年纪的普朗克,为人处事变得谨小慎微,他怕他们之间的这层关系,不足以请动陈慕武,于是又去找到了爱因斯坦,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给陈博士联名写一封邀请信。
目前对陈慕武的观感是又爱又恨的爱因斯坦,还是欣然同意了普朗克的请求。
他的想法只有一点,那就是希望这个越来越“离经叛道”的陈博士能来到自己身边。
爱因斯坦相信,靠着日复一日的说服教育,不久之后他就能让陈慕武放弃幻想重回正轨,从而平息两者之间越来越大的学术争论。
外面的世界搞出来这么大动静,剑桥大学里也不太平。
自认为终于抓住了陈慕武的把柄,想要把他赶出学校的贝尔福,没想到自己的计策会捅出来这么大的篓子。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时间的剑桥大学评议会上,有关他的这份提案,被与会众人绝口不提。
是否惩戒那帮支持罢工的学生被无限期搁置,可是老汤姆孙和卢瑟福联名提出来的,给陈慕武教授职位的提案,也被评议会给否定。
贝尔福本就看陈慕武不爽,这个提案上又出现了新进让他闹心的卢瑟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