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信装入信封并封好的那一瞬间,陈慕武心中甚至诞生出了一个有些荒诞但又不那么荒诞的想法:要不然找个机会,真去本讲学一次?
忽悠几个像仁科芳雄这种在国外的留学生没什么用,他们都太年轻了,回国之后想要掌握足够的话语权,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必须让本物理学界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低温物理和超导的重要性才行。
如果真到本走这么一趟,说不定此时正在读大学的汤川秀树,未来都可能会变成低温物理学的专家!
对了,他们不是爱研究世界上最快的火车吗?
我承认阁下的铁路技术很强,但是假如我掏出超导悬浮列车的原理,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光是给仁科芳雄写信还不够,陈慕武觉得最好还是要为这件事情上一个双保险。
今天天色已晚,等明天就去找卢瑟福说一说这个事,让他一定不要往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再招本学生了!
中囯学生比本人吃苦耐劳还听话,出现绝顶聪明的人,比如他自己,的概率也高,倒是可以考虑多招一些。
第二天天亮之后,规划好的行程又出现了新变数。
陈慕武吃完早餐,就想要去卡文迪许实验室找卢瑟福。
刚一走出三一学院,他就又遇到了正朝这里走来的奥本海默。
“陈老师,陈老师!”
看他脸上的表情,陈慕武就知道此前拜托给他的事情,应该都办的差不多了。
手里拎着东西的奥本海默一路小跑,陈慕武没好意思站在原地,也往前迎了几步。
“罗伯特,你什么时候启程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写信了啊!我买到船票之后就写了一封信,扔到了港口的邮筒里。估计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所以才没能送到吧?”
“呃、罗伯特,你买的是不是最近一班来英国的船?”
“当然了,我已经受够了那个禁酒的美国,恨不得能飞到英国来,喝一杯啤酒解渴!”
美国虽然禁了酒,可按理说奥本海默那个家境,想喝酒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陈慕武没去在这一点上过于纠结,他只是觉一个多月不见,奥本海默怎么还多出来了一个天然呆的属性呢?
虽然在1919年,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已经就驾驶飞机,从加拿大飞到了当时还属于英国的爱尔兰,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的壮举。
但是直到1926年,美欧之间用以运输邮件的飞行航线仍是八字没一撇。
两个被海洋相隔的大陆之间信件往来,还是只能通过邮轮来输送。
已知奥本海默买到了最近一班来英国的邮轮的船票,又在同时向英国邮寄出了一封告知具体行程的信件,那么这封信将会搭乘哪一班邮轮来到英国呢?
肯定不会是已经出发的前一班。
所以奥本海默有很大的概率和他写的那封信,搭乘同一班邮轮来到英国的。
他连夜赶到了剑桥,可是他的那封信,还要再经过英国皇家邮政的分拣和运输,到剑桥的时间只能比他晚而不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