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都以为陈慕武是批评爱因斯坦之前对他的批评,而陈慕武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诺贝尔奖演讲在做着铺垫。
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提问完之后,现场的提问氛围终于活跃了起来。
在陈慕武取得了多个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奥运会的成就,最终获得了代表着科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之后,大众的视线终于落在了他这个人身上。
大家都对这个神秘的东方人充满好奇:他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能够看清未来的先知?
也有人开始就陈慕武私人生活上的问题进行提问:
“陈博士,您平时都喜欢什么运动?”
提出这个问题的记者,很快就遭到了同行的嘲笑。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愚笨之处,于是立刻改正成为“平时除了游泳之外,还喜欢哪些运动?”
陈慕武想起这几天在研究所里打的那几场乒乓球,于是就给出了这个回答。
也有人向他提问,最近除了物理学的书籍之外,还看了些什么书。
这个问题简直就正中陈慕武的下怀,于是继奥运会的记者会上向大家推荐《巴黎快车谋杀案》之后,他再次通过这些报纸,向全世界各地的读者们推荐英国侦探小说新人作家钱德勒·约克的第二本小说《无人生还》。
为了表示亲近,《东京日日新闻》的记者甚至操着音调怪异的蹩脚汉语站起来提问:“陈博士,恭喜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囯第一个诺贝尔奖,也是全亚洲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作为一个亚洲人,也与有荣焉。
“贵国的西楚霸王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请问您获奖之后,有没有回国的打算?如果回到中囯之后,会不会考虑去?本讲学?”
?本人对中囯的文化真是一知半解,这个例子举在这里也不怎么合适。
因为在《史记》里,项羽刚说完这句话,别人就骂他沐猴而冠。
“回国自然是有回国的打算,但是去?本讲学这件事,目前并没有在我的计划之内。”
陈慕武的这个回答已经很客气了。
美国他都不去,更何况是?本呢?
陈慕武倒是不害怕自己会被暗杀,只是害怕如果真乘坐轮船东渡?本,可能刚到横滨,就会被扣下来和一百个?本少女关在一起,强迫借给她们种。
当然也有人对陈慕武的情感生活产生了兴趣,问他是否结了婚,或者有没有正在交往的对象。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的意中人需要符合什么要求?是想和中囯人结婚,还是欧洲人也可以?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陈慕武只能装傻充愣,语焉不详,敷衍了事。
……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布莱克特,也给陈慕武写了回信。
他一方面祝贺陈慕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另一方面,也对他能支付自己回家的路费而表示感谢。
德布罗意甚至从法国给陈慕武发来了两封回电。
一封是陈慕武发电之后的当天下午,告知他自己和叶公超一定会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典礼。
而另一封电报则是在几天以后才追加的,德布罗意在电报里说,艾芙突然找上门来,询问他们去不去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