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罗姆格伦先生,美国的经济也只不过是虚假繁荣而已。我想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这个经济肥皂泡就会破裂掉,化为乌有的。”
他这可是透露了一个天大的机缘,如果斯特罗姆格伦的经济头脑再强上一些,说不定能从美国股市里赚出一个两百厘米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来。
……
奥本海默到天文台跑了许多次,带回理论物理研究所了那么多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丹麦的期刊,但是这些期刊当中全都没能找到哈勃的论文。
不可能说陈慕武只来一次,就恰巧找到他想要的答案,那他也太天选之人了。
但他此行也不算是空手而归,因为在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的资料库里,陈慕武找到了一本1915年出版的《大众天文学》。
其中有一篇题为《星云的光谱观测》,作者是洛厄尔天文台的台长助理,维斯托·斯里弗。
从1912年开始,斯里弗就使用涂有感光乳剂的底片记录星云的光谱,并通过光谱的移动,来计算星云的速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1915年的这篇论文当中,斯里弗给出来了十五个螺旋状星云的移动速度。
而在1917年,发表在《美国哲学学会汇刊》的另一篇题为《星云》的论文当中,斯里弗已经测量出了二十五个星云的移动速度。
所谓的哈勃定律,就是指遥远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和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这个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就是说宇宙并不是静态的,天空中的那些星星,正在加速离我们远去。
在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陈慕武已经拿到了这么多“星云”的退行速度。
他把这二十五个星云的移动速度,全部誊抄到纸上。
又仔细检查无误之后,他才告别了斯特罗姆格伦,离开了天文台。
陈慕武现在所需要知道的,就仅剩下这些星系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了。
他只期盼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那边别出什么幺蛾子,能够按照历史的进程,把这些距离的数据发表出来。
……
时间一天接着一天地过去,这期间,奥本海默又往天文台跑了几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他虽然很好奇,自己的老师总是看天文学的期刊干什么。
但是奥本海默从来也没向陈慕武请教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估计即使陈慕武告诉他,自己应该也听不懂。
陈先生的知识储备比大西洋的海水还要深,自己一定要跟在老师身边努力学习!
虽然没有哈勃论文的消息,但陈慕武倒是陆陆续续收到了之前发出去的几封电报的回复。
他大哥直到到了哈迩滨,才给陈慕武拍了封回电。
时值年末,钱庄生意正是忙碌的时候,商人重利的二哥陈慕平自然是不会放弃掉赚钱的机会。
而老太太则是以年纪大为由,坚持不肯离开故土。
所以这次到斯德哥尔摩参加他的颁奖典礼的家人,只有大哥陈慕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