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今的所谓李氏宗族,先前在家种地的也不少见。
李平当然也是心怀大志的,且他也的确有这个底气,放眼族中年轻一代,有几个比他出色的?
说句轻浮一些的话,从前节度使的长子李方靖,也不过是占了出身的便宜罢了。
早先在亲兵评选中一举夺魁的时候,李平是得意过的,少年得志,高居榜首,怎么可能不得意?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是荣耀和欢呼,而是冷待和搁置。
他失望,但是并不气馁。
他还年轻,多得是时间可以等,现下南都安泰,没有用兵的时机,难道未来也没有?
曹家子弟对他的敌视,他也有所察觉,就算当时并不知道,过后也该知道了,势不如人,就要韬光养晦,如今曹家子弟安在?
李平握住那把宝弓,没有取箭,空手将其拉开,眉宇间尽是少年英气和踌躇满志。
风水轮流转,他李平的运道来了!
……
经历了厉王之变后,诸多来使,尤其是朝廷来使,对于再同南都这边进行交际,内心深处便生出了些许难言的忐忑来。
然而今日再见,李元达对其却是一如往昔,礼敬如初。
只是在纵马出城的同时,并没有如先前一般示意三皇子先行,扬鞭而去,一马当先。
三皇子落后几步,迎面吸了一鼻子尘土,几乎不敢看周围人现下是什么表情,脸色僵硬几瞬,便强逼着自己打起精神来,催马追了上去。
窦光业落在他身后,不紧不慢上前的同时,目光迅速的在同行的李氏子弟们身上扫过。
今日来此的,该当都是通过了亲兵考验的子弟,个顶个的雄壮,即便坐在马上,没有落地,也能明显看出来他们较之常人更加高大魁梧的身材。
李氏子弟们穿着同色的软甲,坐骑上悬挂着同样的箭壶,背负着相同的弓矢……不,不一样!
窦光业的目光停滞在了为首的那个年轻人身上,他背负的那把弓箭,显而易见的与其余人不同。
脸却很生。
窦光业心下正思量着这人是谁,冷不防那人已经目光犀利的看了过来,那双眸子如明镜一看,直直的照了过来。
窦光业走南闯北,并不是胆怯之人,见状心下却是一颤,竟不由自主的收回了视线。
回神之后,他不由得在心里叹息:如今看来,李氏龙腾在即了!
这场围猎几乎成了李氏子弟的炫技秀,诚然来使们当中也不乏有武将出身,亦或者身手不俗之人,然而这种人毕竟稀少,在绝对数量的碾压之下,掀不出什么水花来。
李元达没有亲自下场,只是象征性的射了一只飞鸟,示意自己当年平定西南的武功绝非浪得虚名,此后便将舞台让给了年轻人。
三皇子心事重重,虽然年轻,但也如李元达那般只射了几箭,便退回到扎营之地去。
这二人毕竟身份不同寻常,可以不怎么讲规矩,其余人却不同,或多或少都得出去露一手。
营帐之内,李元达半阖着眼,等一直期期艾艾用欲言又止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三皇子说话,同时也是在等待最终的结果。
对李平,他是怀抱有相当期待的——自己的儿子成器的不多,那就叫别人家的好儿子来给自己当儿子,缺什么补什么,这很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