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温严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无论送什么样的女子去,阳王都不可能会像南羲口中说的那样,且身份太低的话,的确又可能才下花轿就被阳王只手给摔死了。
此时南羲继续说道:“二来这在众女子中,礼部尚书之女容貌过人,听说还是个知书达理的,作为阳王妃倒很是合适。”
“咳咳……”南温严忍不住握拳掩嘴轻咳了两声,他对南羲睁眼说瞎话的功夫还是很满意的。
礼部尚书之女容貌的确是不算出众,在入选的这一堆女子当中便是最低的,至于知书达理,才艺出众,倒是听说读过书勉强能认得几个字。
“嗯,朕也觉得合适,只是阿羲还有所不知,这黄家女已有了婚配夫婿,朕实不好拆散这对鸳鸯。”
南羲一怔,有婚约的女子都能选上来,皇后不会犯这么大的错,肯定是被南温严自己选上来的。
如今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也不是想放弃黄家女,他不好拆散,只是不想做这恶人,那么恶人便需要她来做。
明白了南温严的良苦用心,南羲只笑笑:“陛下说的是,只是寻常男儿又哪里比得上阳王?”
“嗯,但毕竟是为阳王妃,这人选上还需要多加斟酌。”南温严说罢满意地笑了笑,遂没有再说别的,有的话说出来和会意到的便是不同了。
多加斟酌?还有什么可斟酌的?南羲恨不得现在就把黄家女送去漠北,黄家之前为礼部侍郎,二哥哥的旧疾,她还没有忘记。
但既然南温严都这么说了,她还是得按照南温严的意思去办,一切都不可操之过急,毕竟这又何尝不是南温严送她的人情呢?
毕竟皇后说赵贵妃的妹妹也入选了,当时南温严也是同意了的,如今却被抹去。
以南温严的为人,送她人情自然不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想必是怕赵家破罐子破摔和阳王有了牵扯,毕竟赵家在京城盘根交错,是一棵很难被连根拔起的大树。
不过黄家女有婚约的事的确是让人头疼,她也听说过黄黛云和御史大夫的孙子订婚一事。
这御史大夫三朝元老,和内卫司一样负责监察百官,在朝堂上也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得罪了御史大夫,实在是不划算。
看来,南温严也没安好心,给她设了不少难处不说,还处处都是坑。
果然,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在这时,一小太监进来通报,说是摄政王来了。
南羲一怔,苏辞来了,想必是有政事相商,也不知道苏辞有没有收到她的信。
想了想后,南羲起身说道:“皇兄,那臣妹便先退下了。”
“不必。”南温严摆了摆手:“你坐着,朕允许你听政。”
这话说得太过直白,也是因为总有大臣在南温严耳边上奏南羲负责李京一案不妥,都是些小官员,也没有在上朝时议起,自然这些议论之声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但南温严知道,这背后还不是有人指使,他偏偏就不如那些大臣的意。
南羲也知道南温严的意思允许听政,不代表可以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