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到的?”
“前天。”林檎毫不犹豫说谎。
要实话说是昨天,祝春宁一定能猜到孟镜年昨晚加班是在扯谎,其实是在跟她鬼混。
祝春宁点了点头,目光多少有几分探询的意思:“你俩一起来的?”
“正好顺路。”孟镜年回答。
祝春宁没再问什么,“你们进去吧,酱油没了,我下去买瓶酱油。”
“我去吧。”孟镜年把手里的塑料袋递给林檎,“生抽还是老抽?”
“生抽。”祝春宁瞧着两人一递一接,自然不过的动作,表情有些复杂。
换鞋进门,发现孟落笛也在,正坐在光线敞亮的餐桌那儿,支着平板上网课,孟震卿坐在一旁督促。
林檎跟两人打了声招呼,进厨房去洗了洗手,走到孟落笛身后去,摸摸她的脑袋,笑说:“这么勤奋?”
“唉。”孟落笛老气横秋地长叹了一声。
她马上上六年级,成绩一直中不溜秋,而叶嘉礼因为成绩优异,去最好初中是板上钉钉的事。如今还想跟他同校,大约只有念那所中学的国际部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叔叔婶婶给她提了要求,六年级第一次英语考试必须进前十五名,不然送到哪里去都是钱打水漂。
于是这个暑假孟落笛上午上网课,下午去上培训班,晚上阅读,前所未有的刻苦。
“姐姐,把你的脑子借我用一下吧,我真的要学不进去了。”
林檎两只手食指点一点自己的太阳穴,再点一点她的,嘴里“咻”的一声:“好,借给你了。”
孟落笛笑了一声。
林檎坐了下来,问了问孟震卿的情况。
他比上回见更要憔悴,但没了那一股衰败的死气,眼神也明亮得多。
意志并不能决定生死,但能决定一个人面对生死的态度。
孟震卿淡笑说:“都还好,不必担心。”
“我给您带了几本书。”林檎把放在一旁的帆布包拿了过来,从中拿出三个透明的自封袋,放在桌上,“封起来之前紫外线消毒过,您可以放心翻阅。”
孟震卿因她能细心到这种程度而有几分诧异。
他合着自封袋把书拿起来,看了看封面。
第一本是民国新学制初级中学的教科书《人生地理教科书》的上册,张其均编著,竺可桢和朱经农校订,民国16年出版。
第二本是万有文库的《气象学》,竺可桢编著,1929年出版。
第三本是国立中央研究院的《气象研究集刊·第三号》,刊载了沈孝凰的《亚东温带低气压之分类及其性质》,1931年出版。
孟震卿如获至宝:“还是从你那位朋友那里弄来的?元旦她来作过客,叫……”
“季文汐。”林檎笑说,“我参加夏令营住她家里,闲得没事把她家所有的旧书都清点了一遍,跟您专业相关的就这三本了。”
“这本地理教材和研究集刊,恐怕我们系里的老图书馆都没有。”孟震卿暂且没把它们打开,拿在手里看过封面又看背面,“等有空了,我送到档案室叫他们影印一份电子版。原件我就自己私藏了。”
祝春宁递来果盘,笑着接话:“上回那本竺可桢亲笔签名的书,他常常跟人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