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就是马后炮的翻版,统统都是在解释,西方经济为何更加发达。
其目的就是忽悠欠发达地区,采用西方的经济制度。
为什么赵桓觉得自己年轻,被系统骗了积分呢?
因为大皇帝系统在赵桓换出书的时候,对这些书的评价,让赵桓吐血三升。
【我们用一把梯子爬上了房顶,然后把梯子收走,告诉你们,不用梯子就可以上到房顶上来。】
赵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十分不妙!
在看了几卷经济学类的书之后,赵桓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彻底放下了这些西方编纂者的著作。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通行世界,不基于所处地区文明、文化、工业化程度建立的经济体系,只是空中楼阁。
对于大宋的经济体系,有专门的计省依据生产力,不断的给赵桓谏言,出谋划策。一点都不比这些书籍差。
赵桓最后屏蔽的就是时尚杂志和娱乐杂志,类似于《意林》和《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
对于图集类的书,穿衣服的基本都被屏蔽了。
至于不穿衣服的,赵桓倒是没有屏蔽,等到积分富裕的时候,兑换两本。
当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不穿衣服的书籍,是馆藏类的藏书解刨学方面的著作。
并不是什么IPTD-xxx,IPZ-xxx之类的东西。
而此时此刻的赵桓非常的羡慕赵佶,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住在艮岳宫里,倒是异常的优雅和潇洒。
赵佶被沈从取走了童贯给他留下钱以后,就穷的叮当响,而赵佶又不太愿意向赵桓要钱。
毕竟赵佶做事不地道在前,而现在舔着脸问赵桓要钱,赵佶拉不开面子。
所以,赵佶最近写了很多的字帖,画了很多的书画。
赵佶是个艺术家无疑,赵桓看了两三幅字帖,又看了几幅画,也不得不感慨,赵佶这家伙,浑身都是艺术细胞。
那种古韵的美,让赵桓这个不懂艺术的家伙,都能看上半天。
赵佶想要办个书画展,通过收门票,来弄点钱花,在李师师的把关之下,这些书画倒是一点都不敏感。
赵桓准了艮岳宫办画展的请求,并交给了李师师去运作。而赵佶也有自知之明,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意思。
赵桓为何同意了这个决定?太上皇这种危急皇权的生物,不是应该全方位的封锁吗?
为了仁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