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戏谑的说道。
对于朝廷的大臣们来说,这些天是煎熬的。
并非太子擅自动兵,也并非御林六军围困皇宫。
而是他们到现在还看不明白事态的发展方向。
起初他们以为是太子谋逆,软禁了耀宗帝。
但当作为百官的代表刘新彦和周密进入皇宫后,给出了“一切待新纪元杯结束后再行定夺”这样模棱两可的答复后,大臣们疑惑了。
到底是太子谋逆还是耀宗帝的授意,倒是给句痛快话啊,现在的情况,大臣们都不知该如何站队了。
然而,若是边境七军征讨受阻,那就不一样了。
起码这给了大臣们一个试探的机会。
不论如何,先让言官们参一本。
反正众人皆知言官就是“疯子”,狗路过都要挨两巴掌,更何况是没有朝廷授意的军队远征受阻。
如此一来,既能摆明他们“忧国忧民”的责任心,又能从侧面打探耀宗帝对于太子这一系列行为的态度。
而这将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包括太子刚在民众中建立起的声望会立即夭折,宗门势力也会趁此机会向帝都府施压,要求立刻解除秘境的封禁。
“如此一来,太子危矣。”
但刘君刚得出这样的结论,刘新彦便摇头否定。
“仅是如此还不足以威胁到太子……”
“无论如何,边境七军还是打了胜仗的,云夜国已然失去了大半疆土,活下来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至于天葬秘境……”
“遗族在大陆销声匿迹了这么多年,但留给大陆的恐惧不减反增。也是时候让大陆的百姓们亲历当年那段岁月的混乱了……”
对于刘新彦近乎冷酷的说法,哪怕是刘君也感觉有些残忍了。
“遗族的事……如今趁秘境封禁,隐蔽的解决会不会更稳妥点……”
刘君并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情感上他还是倾向于隐藏混乱,粉饰太平。
然而刘新彦就像是没了感情的机器,直截了当地粉碎了刘君心中最后一点侥幸。
“且不提秘境内的遗族我们是否能够悄悄解决。这么多年的粉饰太平除了让大陆失去感知危险的能力外,可有一丝益处?”
刘君默然,作为刘新彦的养子,同时也是刘新彦最得意的门生,刘君显然对某些隐秘有更多的了解。
“不要将大陆想得太脆弱,也不用为前途过分忧虑,我们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坚韧。”
“相比之下,真相对于我们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