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静心书屋 > 第二十八章 固本分击齐公惊(第2页)

第二十八章 固本分击齐公惊(第2页)

唐俭也下到了沙盘边上,看了一阵,捋须说道:“李君,若按你策,仍以救援晋阳为主,据报,刘武周攻晋阳之部三四万众,我援军合以王将军部,才也三四万,兵力上不占优,又还得分兵西河,阻汉军北上,兵力上就更不足用了!虑此情势,你觉得在晋阳士气不高的情况下,我军能很快地解晋阳之围,而不致使我军不得不与刘武周部长久对峙么?——李君,如果陷入对峙,西河三郡即便能阻住汉军北上短时,又能阻住多久?到时候,如何是好?”

——刘武周原先是带了三万步骑南下,打下榆次等地后,收编了部分唐军的降卒,又收编了部分太原郡、西河郡的豪强武装,裹挟了一些壮丁,并从雁门又调了些兵增援,其部的总兵力已扩至四五万人。分出了万余人给尉迟敬德等,现围晋阳的其部兵马共约四万上下。

面对唐俭的疑虑,李靖答道:“我援军的兵力,对比刘武周围晋阳之兵,尽管不占优势,可晋阳城中有我守卒两三万众,其中精兵可用野战者,不下万人。两下相合,我军兵力已略占优。同时,反观刘武周部,其势於今虽盛,然颇多新附之众,凝聚力与战力都尚不足。等我援军抵至晋阳城外后,若能迅速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奋力进击,定能挫其锋芒,破其围困。”

晋阳城的守卒不少,好几万,但多是新兵。

李渊的兵马现虽号称二十万众,然这二十万众,大都是在他进入关中后得以扩充的,如李仲文等部、如号称娘子军的其三女儿所部、李神通部等等,他起事之初,连带本隋之在太原受他节制的各军府之府兵,加上招募的丁壮、李建成从河东郡带去的豪强私兵等,兵马总计只有大约三万。这三万兵,大部分被他带去了关中,留在晋阳的能战之军不过数千。

新募的兵,用来守城,勉强还行,可如果出城野战,就力不从心了。

顶多,如与刘武周部在晋阳决战,晋阳城能出的战兵,也就是如李靖所言,能有个万人堪用。

——其实,这也是李元吉虽然城中有数万守卒,却仍弃城而逃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俭问道:“你可敢下军令状,保证我援军可破刘武周围困?”

李靖沉稳地说道:“刘武周自入太原,连战连胜,旬日之间,仅唯晋阳未陷,又闻齐公弃城而走,其意必骄,其军必懈。我援军疾驰而到,城中士气大振,两军相合,内外夹击,骑先而步后,急攻之,何愁围困不解?”充满自信,与李孝基说道,“仆敢下军令状!”

先救晋阳,是李渊的命令。

李孝基起先就很犹豫,不敢随便听从唐俭的建议,擅自改变李渊的令旨,这会儿听了李靖对局势的分析和进战之策的建言,尽管李靖非心腹之人,他心中已接受了八九分李靖的意见。

却又看了多时沙盘,李孝基正要作出决定,帐外军吏慌张奔入:“报!齐公到了营外。”

帐中诸人闻言,相顾惊诧。

李元吉弃城而逃的情报,他们是在举行这场军议前才收到的。没有想到,军议还没结束,李元吉居然就已经逃到他们的营外了?要知,情报是快马送至,李元吉的逃跑速度真是不慢。

李孝基便暂停下军议,急忙招呼诸人,同出帐外,前去迎接。

李元吉已入辕门。

在李孝基等赶往辕门的路上,两下相见。

营内禁止骑马,但李元吉怎会在乎这条军纪?他骑着一匹红色的高头大马,后边跟着百余骑,尘土飞扬,搅得营中近处登时骚乱。附近帐篷里的将士纷纷出来,探头观望,瞧见狼狈不堪的李元吉,以及跟从在他后边,同样狼狈的骑士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不惊疑。

李元吉脸上尽是疲惫与惊慌,见到李孝基,马也没下,操着变声期的公鸭嗓子,就急切地说道:“堂叔!堂叔!晋阳守不住了!城破在即。还好我机灵,出城得早,不然成城中鬼矣!”

“四郎,你先下马。”李孝基接住他的缰绳,令从吏取来脚蹬,扶着李元吉下了马来。

李元吉喘息未定,继续说道:“张达这贼厮,我早就瞧出他不是个好东西,果然叛变降贼,引刘武周攻陷了榆次等地。我离晋阳前,已将这贼厮在军中的亲友尽数砍了。”

“四郎,你先喝口水,叫你的从骑也都下马。”

李元吉劈手抢过李孝基递来的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回身令他的从骑们:“下马,下马!”示意其内的两三人近前,说道,“堂叔,我出城后,刘武周这鸟厮遣骑追赶,亏得他几个拼死断后,我方才有机会逃脱。出城时,我甚么也没带。堂叔,你代我赏他们。”

“好,好。”李孝基在李元吉的从骑中没有找到窦诞,问道,“窦三郎呢?”

李元吉抹掉嘴边的水渍,说道:“谁?哦,你说我姊夫。我和他一块儿出的城,他的马慢,路上失散了,不知他现在何处。也许,落入到了刘武周手里?”

窦诞是被李渊专门派在太原,辅佐李元吉的。但李元吉在太原胡作非为,窦诞却没有劝谏、制止过他,相反,还曾为李元吉遮掩过失。他俩的关系算不错。可在说到与窦诞失散,也许窦诞已被刘武周擒得的时候,李元吉并无忧虑之色,似乎对这位姊夫的命运不多么关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