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恪转到地图前,细细看了会儿,说道:“昏主不会坐视黎阳仓被我等占据,他可能会调武阳、魏郡等周边诸郡的兵马,前来进讨我等。你我先下手为强,先将顿丘占下,亦非不可。”
“长史若无异议,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郭孝恪略作沉吟,说道:“俺今日就向魏公上书,向魏公奏报此事。”
“……长史的意思是,等魏公降旨,再做取顿丘之议?”
郭孝恪瞧了眼怒气冲冲的赵君德,笑道:“亦无须等魏公旨到。大丈夫、好汉子,讲究的是仇不过夜。姓龚的这老狗这等不给你我脸面,辱羞赵将军,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咱当然是立刻就得报了!唯用兵乃大事,不可不奏报魏公知。将军,俺这厢奏报归奏报,明天你们出兵归出兵,最多大不了,魏公来日如是追究,‘先斩后奏’之责,俺来承担便是!”
换作寻常文士,这份责任,还真不敢当。
郭孝恪豪杰之士,却有豪气,敢於担责。
李善道大喜,说道:“魏公若有责罚,我与长史一同担责!”起身到赵君德席前,拔刀在手,杀气腾腾,说道,“贤兄!便明日出兵,先灭了龚老狗一族,再顺势攻下顿丘,为兄雪恨!”
……
五月初四,也就是翌日。
李善道、刘黑闼、赵君德尽起三部精锐,共计万余之众,旌旗招扬,矛戈如林,出营北上!
郭孝恪、刘胡儿、李文相、张升和尚未还寨的王德仁等,相送出十余里方还。
“贤弟,入了武阳,只打下个顿丘?”刘黑闼驰到李善道军中,问他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善道笑道:“贤兄,今日出兵,好比飞鸟出林,到了武阳,怎么打,还不是你我说了算了?”
“具体怎么打?”
李善道昨晚一夜没睡好,与侯友怀、高曦等商量到大半夜,已有定计,说道:“到了顿丘,先将顿丘打下,然后寻个借口,贤兄,咱们直取贵乡!”
贵乡,是武阳郡的郡治所在。
——此县是十六国时才析置的县,其县之地,本属元城。“贵乡”也者,得名系出前汉末的元城王氏家族,即王莽的家族,其族在前汉末时“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此地因以贵乡称之。
对贵乡此县之得名源出,刘黑闼是不知道的。
读史可以明智,李善道受李密的影响,现对史书也很感兴趣,尤对汉史兴趣很足,《汉书》、《后汉书》这两本史书,他已大致翻过一遍,因贵乡此地之得名缘由,他稍有所知。
史书中所记载的王莽和其家族的故事,栩栩如生,仿似还在眼前,而沧海桑田,这片广袤、肥沃、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却历经变迁,离前汉末的时代,已过去了四五百年之久!
经过了西晋的短暂一统,五王渡江,又经过了东晋的偏安、北地的十六国,再又经过了宋齐梁陈的南朝鼎易,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等的北朝变代,城头变幻大王旗,多少的汉胡英杰争雄逐鹿,金戈交错之间,现今重新步入进了新的大一统时代。
但隋,这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却亦是个短命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