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谢了!”
石头送走郑班头,回来守着秦月。
“媳妇,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多出去走走,这样生的时候好生。”
秦月扑哧一笑:“你这个大男人,比孕妇懂的都多。”
“必须的,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这句话用在这里,也很贴切。”
“还有,出门时叫董氏和王氏陪着,这样我才放心。”
秦月听着他念经,手上的笔不停的画着,她一心两用,和小相公商量着公爹的婚事。
“过几天,你再跑一趟青石镇,跟许旺财定下,六月六这天,他酒楼所有的厨子都要来,咱们办流水席。”
石头听了有些咋舌:“流水席啊,那得花多少银子。”
“撑死一万两。”
“那倒用不了。”
“作坊放假三天,请全村人,全作坊的工人,热闹三天,这三天,随便吃,随便喝,”
“不用吧,一天就好,三天不只你累,他们也累。”
“流水席一般都是三天,不然咋叫流水席?”
“不行,就一中午,我可不想媳妇受累,叫各家把家里最好的桌子,摆在村路两边,厨子就在村中间搭灶,菜量大些好些就行,省得在新宅摆席,弄得乱糟糟的。”
“那就听你的,你爹的新衣订了没?”
“早订了,找许旺财的时候,顺便取了。”
“在哪儿订的?”
“镇上。”
秦月横了他一眼:“成亲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在镇上订呢?咱家又不是没钱。”
“男的,穿啥都那样。”
“那是你爹,你看着办吧。”
从吃的,到穿的,到用的,两人商量个遍。
最后还用纸写下来,怕给忘了。
次日,一大早,某个男子,骑着马,带着护卫,晃晃悠悠进了山水村。
村里人见了赶紧低下头,躲的远远的,有点象鬼子进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