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个山上村,人口不过两三百,老杜说话不好使,也超出了杜骄阳的认知。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divclass="tentadv">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只要下面咬住了道理,你还真拿他没办法。
好在山上这边,今年要在山里种植瓜蒌,我在陆总推的肺结核中西医联合用药,差不多也快出结果了。
虽说是初步的结果,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上后续的尘肺病与农民肺,药材公司,对于瓜蒌的需求也会逐年的增加。
农民肺其实就是尘肺病的一个分支,知道为什么单独拿出来吗?
最主要的还是让中医贴合626指示,现在小小的一个山上村,说不定也得用上联合用药的成果。
做事虽说有趣,但也艰难,而且有风险。
说不准,这次老杜的面子,还不如一个瓜蒌……”
虽说是闲聊,但李胜利这边也是句句不离药材基地的事。
现在这年月,不仅人单纯,关系也差不多的样子,腰杆子硬的比比皆是。
所以,李胜利也不太看好药材公司这边,甚至连老杜的面子,也不怎么看好。
瓜蒌,也是李胜利不多的手段之一,瓜蒌如果还不好使,也不是不能让山上村成为药材公司的基地,只不过依旧要背着公粮而已。
以山上如今的人力,背上公粮,虽说依旧困难,但有了马店集的人力支持,采药也能勉强维持。
加上李胜利年前就筹划的土鳖养殖,差也不会太差。
但现在背上了公粮,以后就得有各种购粮的任务,不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山上村返贫,可能也就是几个派购任务的事儿。
成为药材基地,跟公粮任务其实并不冲突,冲突的根本,还是山田跟旱田之分,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只是风险太大。
如果给山上村将旱田改为山田,经手人入秋之后,就很难保全己身了。
公社的人现在敢扛着,入夏入秋之后就敢找后账,与其冒险,不如用派购任务顶替征购任务。
现在事情的关窍,其实还在药材公司这边,粮食与医药,即便起了冲突,也是公家单位之间的倾轧。
折中一下,让药材公司补贴粮食也可以,但这样的折中,还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旦供应紧张,第一时间取消的还是这种粮补。
问题要解决不难,想要尽量完美的解决,就不太容易了,牵扯太多。
“你这说法,我倒是可以认可,毕竟差着层级,这样的事我之前也听说过,下面有些人还糊弄过领导呢。”
谈到细处,杜骄阳这边也说起了她掌握的一些情况,老杜的面子,在城里基本好使,出了城,还真是跟李胜利说的差不多。
别说老杜了,就是领导也在这些事上吃过瘪,下有政策么……
两人聊着,院子的铁门再次被杨玉莲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