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知识面窄,不像后世经历过信息爆炸的那些人擅于伪装。
李胜利之前也带过徒弟,一个个六精八怪的比老师傅都难对付。
现在这些半大孩子则是简单的多,看着不时想要扭头的张定邦,李胜利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杂念不少。
如果没有遇上柳爷,没接柳家传承,张定邦这样的,他连搭理也不会搭理,管他死不死的。
现在想来,当时在陆军总院不接董师的橄榄枝,自己发自本心的就是野望。
不想被董师限制,不想被董师牵连,不想继续饿着肚子,或许都不是他真正的出发点。
或许不想做一个只有医术的中医,才是他的本心。
接了柳家传承,学中医而且学成有数的那么几个人之一,肯定是李胜利要走的路。
但背靠中医的李胜利,可不想以后只做一个硕果仅存的国医大师之类,振臂一呼万人拥护,好像更好一些。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让柳爷收集的名单就要拿来用一下了,对付这些叛逆,张定邦这样的货色,岂不就是为他们而生的?
与谢公子的合作,也是必须要走的路,过两年庇护一下谢公子,并把他卖给赵家,让赵彩霞好好控制起来。
将来的谢公子,或是谢家就是他最好的靠山。
想着许久不跟自己联系的统哥,自己接了好人系统之后,却好像越来越不像好人了。
山里的大金砖,一下就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底气,或许劈下那两块金子,就是自己腾起野心的开始。
对此,李胜利也没什么所谓,无非当年在医院的时候,就做了对未来的规划,在这个年月施展。
虽说掣肘的地方很多,但机会更多,如果是在后世,乾隆内府版的医宗金鉴,恐怕自己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十几套就摆在自己即将入住的老村部里,还有四套王家先辈的注释版,任自己翻阅,这不就是机会吗?
差不多到了自己的医务室,李胜利甩去了脑中的私心杂念。
张定邦有杂念最好,没有欲念支撑,到时候怎么兴风起浪?
“都忙活完了?
我看工地上的补中益气汤可以停一段了,是药三分毒。
这些个青壮吃的多了,有劲儿都用炕上了,未必是好事儿。”
进了医务室,跟洼里老头老太们刚刚聊完的柳爷,就给了李胜利提醒。
对洼里的青壮而言,补中益气汤有荡涤外邪之效,药物起了效力,精气神就足了。
在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神完气足也不是啥好事儿,尤其是对冬日里的大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