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是弄了一批旧棉花吗?
村里有弄好的被窝,正好给他们换走,这样才不惹眼。
换完剩下的,咱们再叫行,让老大明早再去趟城里,给你们两家把东西送去。
你就别回去了,留在村里看看房子,置办置办被窝。”
怕李胜利一走又是好几天,赵满奎补充的同时,也给李胜利安排了任务。
正好四合院那边需要冷却一下,李胜利也没回家的打算,点点头,也就同意了赵满奎的说法。
两人对完之后,李胜利见时间还不过九点,就让赵家兄弟去通知施四君子汤的脾虚患者。
几剂药下去,脉象差不多该有变化了,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的药物虽说备的差不多,但涉及到细微脉象的增减加味,他却没有准备。
如果缺了药材,正好让赵老大进城的时候,捎点回来。
李胜利这边想的简单,到了诊脉的时候,却遇上了麻烦。
因为最近施药补中益气汤,所以他这边重点查看了一些医书。
结果脾气虚的患者,再次诊脉就有些符合脾肺气虚、脾虚下陷的症状,虽说四君子汤增减加味也符合病情,但补中益气汤显然更适合脾肺气虚与脾虚下陷。
没急着回家吃饭,将所有病患的脉象摸了一遍之后,越摸越符合补中益气汤的病症。
李胜利不知道这是自己诊脉的水平提高了,还是看书看的迷糊了。
斟酌了一下之后,果断改了方子,给这些人用上了补中益气汤。
回赵家大院的路上,李胜利琢磨了一下,或许是自己诊脉的水平提高了。
想到脾虚百病生、跟脾胃虚百病生的说法,李胜利觉得建中汤跟扶脾汤应该也会用到。
李东垣、张元素的扶脾论,跟黄元御的素灵微蕴也该看一下了,柳爷说过自己上手遇上脾虚是好事。
在李胜利看来,不能跟师的前提下遇上脾虚,也不算是好事,关于脾虚的各种学说太多,药剂也太多。
自己想要一下吃透脾虚,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因为脾虚的分支太多,脾气虚、脾胃虚、脾肺虚等等。
从经典到名家,从中焦脾胃到中土学说,各家都有独到的见解,各自都有对症的药剂。
如果跟四君子汤增减加味一样,一家家吃透,弄不好三五年时间都不够。
这就需要有人在一旁提纲挈领了,百家学说无非一症,弄清了病理病因,熟识了药剂性味,这些学说总结成两个字,无非‘变化’而已。
好在董师那边留的作业是气血双虚,如果这次施用补中益气汤不见效,就要去董师那边问道了。
如果确实是自己的诊脉水平高了,那三剂补中益气汤下去,脉象就会大有改观,这是药剂对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