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想法是不同的,但反向思维这东西,值得你琢磨一下。
咱们言归正题,说说三轮汽车吧。
<divclass="tentadv">那玩意儿改成了小面包,主要作用,还是用于拉客送货,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
主流的汽车市场,将来还是轿车跟吉普车,小面包,应该划归商用车或是货运车市场。
市场定位,决定了这辆车的技术含量,太高,成本就会增加,不符合商用的规律。
技术卡住了脖子,这类车也注定不会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这你同意吗?”
李胜利对于市场的分析,国内是没有的,但国外有,留苏的时候,冯茜看过他国的资料,这在老大哥那边也是没有的。
眼界的不同,就决定了做事态度的不同,冯茜想不到,一个待在村里的姐夫,会有这样的眼光。
“我对市场的了解不多,但觉着你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车要怎么改,杜鹏回去给我说过,套用轿车的系统,成本会很高的。”
对于杜鹏说的拿来就用,冯茜这边也大致画了一下图纸,看过需要的零部件之后,发现能用的只有一个发动机,怎么装在小面包上,传动系统也是个问题。
“这简单,轿车的不好用,就用212的系统。
现在这时候,咱们要的只是创意,只是样车。
你们完全可以将212的顶棚拆去,增加车架的长度,缩减车架的宽度,装上三轮汽车的发动机就好。
轧钢厂跟首汽是合作单位吧?
不要发动机的前提下,那边给提供其他的总成,问题应该不大吧?
拼凑只是第一步,212的车架,相对于小面包而言,大了,需要后续做减法。
你姐的威利斯,也是个不错的参照,车轮也要改的小一些。
车架要小、发动机要小、车轮也要小,车身整体的重量还要小,但车内的空间要大,至少要坐的下八九个人的。
咱们国家如今还是贫油国,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车辆的油耗,就很可观了。
车上的东西样样都小,安全性可能也会变小,三轮汽车的发动机可能也会吃不饱,有可能的话,摩托车的发动机,也可以装在小面包上。”
小面包这玩意儿,要达到后世的样子,三轮汽车的发动机将将够用,但跟李胜利说的这样,将发动机变小,减少了动力输出。
以现在的路况而言,这样的玩意儿,也是将将够用的。
这跟冯茜的想法,就又有不同了,她学的是机械,兼修的汽车制造,她听完杜鹏的说法之后,想的是怎么造一辆正经的汽车。
而李胜利这边,虽说跟她不是完全相反,可也不算同路。
制成样车之后做减法,这是冯茜没有想过的思路。
“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减少油耗,降低汽车的成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