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得高价从百姓家里买。
前者,必然当出头鸟,还得给朝廷缴纳大量的赋税。
后者,则可惠及百姓,替朝廷收拢北境民心。
而一旦北境安稳了。
边疆问题解决了,集中力量的朝廷要想在南方推行田亩清丈,阻力肯定就小多了。
至于最后一段。
既是对勋贵武将们的嘱托,也是告诫。
毕竟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支持太子,自然也就该支持朱标的工作和治国方略。
田亩清丈自然也在其中。
但对武将们,老朱的提醒就委婉多了,同时还给予他们补偿的暗示。
好生操练。
上战场只要不腿软,立功了,加官进爵是应有之义。
如此一来。
大义在我。
兵权在我。
手里有钱。
麾下有人。
试问朝堂这些文官,地方这些乡绅士族拿什么借口与朝廷斗。
裹挟舆论和百姓?
你用什么理由?
我派更多的人收粮,是为了备战外敌,保境安民,同时防止朝廷的官员摊派和多收粮税,是约束官员本身,与百姓何害?
要是说不出来又有意见,是不是你藏匿了田亩,偷逃了赋税?
还是与外敌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