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
他掌控朝堂的难度便降至了最低。
“孤,多谢升弟了。”
听着朱标突然的感慨,常升笑着摇了摇头道:“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酒足饭饱之后。
两人便在御书房中理政。
最近的事情不多,正好给小朱全面上手朝政,了解大明整体概况。
在无百官前来奏报的间隙。
朱标也翻阅起一些,只有大明金字塔顶的人才有资格了解到的一些辛密,以及关乎整个大明税收和财政的高阶数据。
常升参与其中。
这才全面的了解了如今的大明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算起来,这两年的确是大明少有的安定年岁。
内无起义,外无征战。
借着胡惟庸案,朝野上下的吏治整肃了不少。
百姓积极垦荒。
朝廷赤字大大缓解。
只有财政一如既往的糟糕。
这还是胡惟庸案株连抄家了一大笔银子,常升凭借自己的能耐和走私案,往朝廷里划拨了不少现银之后的结果。
如今也只是找补了点零头
实在是老朱当年印钞印的太爽,给朝野埋下了一个大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坑不填。
朝廷的财报就永远没个出头的日子。
虽说缓解的办法有不少,大不了就建造战船,杀到倭寇老家,让小日子国的人全部挖银矿去。
但这也只是往大明脸上粉饰了些许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