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一时间陷入了沉默,赵桓也没有催促,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是否出去,全在赵楷自己。
赵桓不强迫。
对其他的宗室王爷们,赵桓也是一样的态度。你要在东京城当米虫,朝廷养着你就是。你要出去闯荡,朝廷也愿意支持。
良久后,赵楷长长的出了口气,表态道:皇兄,我愿意去麻逸国。
赵桓问道:考虑好了吗
考虑好了!
赵楷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正色道:臣没有官家这样的韬略智慧,如果贸然去天竺,恐怕没有立足,反而会给官家丢脸。
臣弟愿意去麻逸国,就算麻逸国还是蛮夷,并不怎么开化,我也愿意试一试。
穷尽一生之力,能让麻逸国处处响彻华夏子弟的读书声,知华夏的教化,穿大宋的衣裳,讲大宋的语言,那就足够了。
赵楷行礼道:请官家准许。
赵桓说道:你的请求,朕同意了。你随时可以起程,朕也会支持你一部分兵力和钱财,让你能立足。这期间,你也可以自行招募人才,为南下做准备。
官家隆恩,臣弟感激不尽。
赵楷再一次道谢。
虽说去南方不毛之地很偏远,可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好好的立足麻逸国。到时候,他占了麻逸国,用麻逸国的物资交换大宋的物资,一切会好起来的。
虽然艰难,他也乐在其中。
赵桓神色柔和,又和赵楷说了些要去闯荡的事情,同时鼓励赵楷多和赵构聊一聊,因为赵构有了外出的经验,知道哪些要防备,哪些是必不可少的。
兄弟一番叙旧,赵楷才行了一礼告退。
出了皇宫,赵楷晒着九月的太阳,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心中更有了盼头。
为自己而奋斗,值!
为自己而拼命,爽!
赵楷脸上笑容绽放,转身再一次对着皇城赵桓的方向行了一礼,就大步往龙德宫去了。
赵佶今天在龙德宫画画。
他身材愈发的瘦了,两只眼睛有了些黑眼圈,眼神比较暗淡,不像是之前那样有神。
丹毒的爆发,要了他半条命。
多亏他命硬,如果是身子骨再差一些,恐怕就抗不过了。
赵佶得知赵楷来了,心中也欢喜起来。
这是最像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