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志同道合的人。
李纲表态道:"官家,臣认为李若水是合适的。此人有能力,心性刚毅,品德端正,是执掌开封府尹的合适人选。"
徐处仁也不希望其他的投降派来担任,立刻道:"臣附议。"
吴敏其实有些想法的。
作为朝中宰相,他自然也有一批小弟,也希望能提拔自己的人。
奈何,李纲、杨时和徐处仁都一致同意李若水,吴敏也不想太特立独行,表态道:"官家,臣也认为李若水适合。"
赵桓笑道:"既如此,任命李若水知开封府,主持开封府诸事。"
杨时拱手道:"官家圣明!"
李纲、徐处仁和吴敏也齐齐赞叹。
赵桓摆手道:"都下去吧,让刘韐和李若水好好交接,交接完成后,让刘韐入宫来觐见。"
李纲应下后,带着众人离开了。
四人走出了大殿,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李纲突然停下道:"官家突然让刘韐去殿前司任职,会不会有什么算计"
杨时说道:"应该没有,官家连战连胜后,毫不客气的说,已经是大权在握了,何必要瞎折腾呢难道是为了文武交换,奠定一个武将入政事堂的规矩"
徐处仁说道:"不无可能!"
话锋一转,徐处仁道:"当时,你们又不反对,这事儿能怪谁呢"
吴敏开口道:"总不至于,官家是让刘韐收拾烂摊子的吧"
"现在的殿前司,也都是精锐,刘韐去了殿前司,对我们文官也是有帮助的。"
"唯独一点,不知道官家让刘韐去殿前司,是担任知殿前司都指挥使,还是担任殿前都指挥使。"
一个‘知’字,含义完全不同。
有了知字,是文官去兼任。没有这个字,就彻底转入武将了,这也是有先例的,因为宗泽一开始就是文官,后来转为了武将。
李纲摆手道:"不管如何,先安排好刘韐卸任,李若水接任的事情。尤其王宗濋进入政事堂,咱们也要考虑好应对。"
众人齐齐点头,都忧心忡忡的回了政事堂。
……
大殿中。
赵桓想着完成了王宗濋的调任,立刻吩咐人召见王宗濋。
没过多久,王宗濋进入,行礼道:"臣王宗濋,拜见官家。"
赵桓让王宗濋坐下,说道:"舅舅,之前朕曾提及,让舅舅去政事堂当宰相,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