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南大族也在出手,朝廷中有无数的人去弹劾赵楷,说赵楷图谋不轨,有野心要当皇帝的。说赵楷故意夸大事实,引爆朝廷和地方矛盾的。也有说赵楷怨怼皇帝,竟然在地方上培养死士的……
种种弹劾,如同雪花般落在朝廷中。可惜所有的弹劾,都被赵桓压下了。
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江南大族的士绅商量后,决定铤而走险,采取敲响登闻鼓的方式。
恰是如此,以汪伯彦为首的一批官员,纠集了大批的士人,更煽动了许多人来叩阕。
这一次叩阕,不仅有汪伯彦的人,不仅有江南的人,还有其他各州的力量介入。
皇帝清查了京畿路,清查了江南,还要去清查其他的地方。
这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
恰是如此,有了汪伯彦牵头,就有了无数人介入,以至于皇城外聚集的人,远远超过了之前太学生叩阕。
这一次叩阕的规模之大,都已经堵塞了街道。
黄经来到城楼上观察情况,仔细了解后,飞也似的回了皇城中,见到了赵桓,迅速禀报道:官家,外面无数百姓叩阕,是为了郓王清查江南寺庙来的。
赵桓眼眸中掠过了冷色。
之前,黄经就禀报了情况,他也压下了无数弹劾赵楷的折子。
如今,竟然又来了,还煽动百姓叩阕。
胆子也太大了。
找死啊!
黄经弓着背,连忙道:官家,是否传令殿前司,抽调禁军去镇压,把所有人全部抓了。
赵桓问道:外面有多少人
黄经说道:少说也有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因为已经堵塞了街道。
赵桓眼中杀机愈发凛然。
该杀啊!
换做是讲究名声的皇帝,尤其大宋历代皇帝,遇到了事情全都蔫了,不敢去面对。
赵桓却不一样。
名声能吃吗
这些大家族煽动来的人,顶多是引起一时的骚乱而已,无法影响到什么。
赵桓吩咐道:传旨,召政事堂所有的宰相来议事。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