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马车中乘坐的赫然是赵构。
从大理国返回,这一趟他虽然归心似箭,赶路的速度却不快。经历了大理国的磨砺,赵构气质更加的硬朗,也更加的沉稳了,并没有焦躁得意。
拿下大理国,虽然是大功,可是和灭金相比较,那就比较寒酸了。
大理国一直是大宋的属国,是需要大宋册封的。
就连大理国昔日的高家,那也是要派人到东京城求学,以及求得大宋的支持,得到一个大义的旗帜。
恰是如此,赵构心中并没有得意。
即便如此,赵构内心也还是有一丝丝的期待。
他灭了大理,皇兄如何待他
是忌惮他
还是会像之前一样对他
皇帝的态度,决定了他接下来的日子好不好。恰是如此,赵构的内心情绪很复杂。
唉……
赵构叹息了一声。
如果不是他曾经和皇帝对抗,更煽动太学生叩阙,自己也亲自下场去逼迫,估摸着,他的日子应该是极好的。
昔日的裂缝,需要无数的付出去弥补。
马车一路行驶,当马车到了皇城门口,马夫却突然扬起马鞭拉着马缰,口中还吆喝着,马儿顿时停下。
怎么停下了
赵构撩起马车的门帘问了句,恰在此时,却见皇城门口,太监总管黄经走了过来。
赵构的身份,不需要怕一个太监。
可是,黄经却不一样。
这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一直跟在赵桓的身边。这样的人如果多几句话,都能对他造成大麻烦。
赵构连忙下了马车,拱手道:黄公公怎么来了
黄经微笑道:陛下传旨,让奴婢来迎接康王。
赵构的心,顿时安稳了。
如果皇帝对他防备着,必定会敲打。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授意一个御史台的言官,直接就风闻奏事,弹劾赵构有不臣之心,或者是有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