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文臣巅峰的人,哪个不希望留名青史呢
一旦将来天下一统,皇帝依照功劳论资排辈,自己也能够进入功臣的序列,那将是无与伦比的荣耀。
就算杨时这样,对功名已经看得很淡的人,此时此刻,也是红光满面,期待道:官家,金国灭了,何时灭夏呢
徐处仁也是眼中放光了。
灭国之功!
不仅是前线的将军,他们这些后方主持政务的宰相们,也一样有功劳的。谁敢说搞后方的宰相没功劳,那么天下士人都不会答应。
徐处仁正色道:官家,王彦在北方坐镇,韩世忠进入了昔日辽国的区域。有王彦和韩世忠,足以稳定金国局势。
现在岳飞回来了,为什么不立刻让岳飞进攻西夏呢
灭国之战,宜快不宜慢。
趁着士气旺盛,一鼓作气灭掉西夏国,从而完成北方的统一。
徐处仁也有些急了。
想要功劳。
唯有在接下来对西夏,对大理国的战事中,提出了更多的主张,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他的功劳才更大。
吴敏也彻底变了,表态道:官家,臣支持一战。
众人齐齐表态。
一个个眼中都流露出期待神色,希望和西夏尽快碰一碰。
赵桓看着热情洋溢的几人,脸上神情反而很轻松,淡淡道:你们一个个,都迫切的希望求战。
只是,这一战还要缓一缓。
可以预见到,金国的治理上,还会耗费我们绝大多数的精力。
甚至于零星的叛乱发生,也会让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
我们攻城掠地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管,没什么负担,也不需要担心战事扩大。因为灭国之战时,战役的规模越大,反而越能聚集更多的敌人,方便我们取胜。
治国伤,却快不得,要慢下来才行。
赵桓沉声道:覆灭西夏的问题,暂时等一等。至少等今年过去了,再来考虑是否出兵的事情。
宗泽拱手道:官家圣明!
李纲仔细的思索,也认可赵桓的判断。
治理很难。
一旦变成了治理,意味着金国的土地是自己人,这些人成了自己的百姓,就不能再随意处置,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李纲正色道:官家的提议,臣也是同意的,现如今,主要精力就在治理上。如今大批官员北上去了,朝廷冗官压力极大的减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