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萧逸随口说了句。
“可不?这么下去,你的家当可就要没了呢。”
这个黄迪行,是萧逸在礼部发现的可造之材,于是他在办报的过程中,便将这位低至六品的官员拉过来,然后顺带给他安了个《京城日报》副主编的职务,让他专门负责办报。
至于那两个礼部侍郎陈必富和黄信阳,上次挖坑给他,然后吃瘪了以后,后面见到自己,都乖乖地夹紧了尾巴,不敢多说什么了。
萧逸闻言,不禁笑了:“放心,大人我的家当可雄厚着呢,根本不必担心。当然了,这报社如果不能盈利,那实在有点丢脸。我可从来没有做过亏本生意。”
黄迪行思考了一下,然后道:“要不,我们将报纸的价格,再提高一点,每张报纸二十文,这样可能就可以亏少点。”
“你看过发行量嘛?之前两文的时候,发行量多少?十万份!等卖十文的时候,发行量降到多少了?五万份!这说明什么了?”
“嗯,这个……”黄迪行是聪明人,当然马上考虑到这问题所在。
“那好吧,不能再提价。那么……那些记者的工钱,能不能降一点?每人每个月五两银子,写得好文章,还能有奖金,这,这支出可不低啊……”
他们为了办好这份报纸,招募了十个记者,还正儿八经地分成了财经记者、政论记者、民生记者等等。
每天发散这些记者去采编,然后给他们高额的报酬。这些工钱的支出,也是报社的一大负担。
萧逸更是摇头:“不行,你想想啊,这些记者每天东奔西跑,就是为了采编到一条好新闻,如果还降工钱,他们就失去积极性,到时候的新闻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不用那么多啊,每个月可是五两银子啊……”
黄迪行哀嚎道。
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人每个月都赚不到一两银子呢。
萧逸白了他一眼,道:
“我在韶州的时候,让那些农民来帮忙挖沟、修路,也给他们一个月三两银子,你现在说五两多啊?我还想给他们加钱,好扩大版面,多找一些记者回来呢。”
黄迪行:“……”
丫的,你牛!请农民工修路都给三两银子,你这是恶意抬高工钱,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啊……
“那你只能等着继续亏大本好了。”
末了,他只好悻悻地说道。
萧逸笑了笑,道:“那倒也未必。山人自有妙计!”
说着,哈哈大笑着,出门去了。
等他走了以后,黄信阳和陈必富看着他的背影,却说“呸”的一声,然后低声嘀咕起来了:
“哼,死鸭子嘴硬,这回才出个五期,就亏了二百两,我看你到时候亏到内裤都当了,那可就哭都没有眼泪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