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作为对手,可南山确实够硬气的。
受尽了酷刑,却半点信息也都没有透露出来,临死前还来一句“大齐万岁”。
这样的死硬派,让萧逸不得不认真对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对手。
从侯爷府的那次,到上次田桂宏巡查,再到这次的“盗火行动”,处处都有这些人的影子。
而且,听他们中一些人的供词,似乎朝中还隐藏着他们的大佬,叫什么齐大人的?
不过说起来也奇怪,萧逸不记得有哪个大臣的姓是齐啊。
这应该是个化名吧?
此事过后,萧逸在楚庭,乃至整个岭南开展了一场打击前朝余孽,以及天道教的行动。
这次行动,基本上保证了岭南整个地区的稳定和谐。
有了这个基本稳定,岭南的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云龙纺织厂开业,厂房经过两次扩建,已能容纳万人以上。
新生产的棉布、棉纱,通过海运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这也成为岭南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同时红薯的种植,也都开始推广到楚庭以外各地。
岭南内外,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了各种烤红薯的摊档。
据说,杂交水稻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萧逸相信,假以时日,解决温饱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正当他踌躇满志,想要把岭南继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特区的时候,突然,一纸圣旨,把他从岭南召回了京城。
圣旨上如此说道:
“今北齐胡虏犯边,着令岭南经略安抚使、工部侍郎萧逸,改任兵部侍郎、车骑将军,即日起赴寿阳前线,兴兵抗虏,力求驱除鞑虏,替我大梁靖边。钦此!”
萧逸将这份奏折左看右看了好久,这才耸了耸肩,对张勇说:
“点起人马,筹备好物资,明日启程往北!”
“少爷,啊不,将军,咱们这就走了,那岭南这所有的一切……”
张勇心知,萧逸这段时间,在岭南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如此贸然离开,这……
萧逸道:“经济这头巨兽一旦觉醒,它是拦也都拦不住的。除非这当政者想让万人唾弃。”
对于这里的发展势头,他并不担心。现在整个岭南道的税收,已经超过了梁朝其他所有十五道的税收总和。
如果朝廷不是疯了,所派来的人,肯定也会沿袭原有的政策。
哪怕是真的有人想要捣鬼,只要萧逸将自己的所有产业撤走,那人想不服,也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