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燨不由得笑出声来,“爹,咱们一要挣银子,所有来我大明的夷人,要通商可以,必须缴纳关税,这部分关税,全部归国库所有;其次,通过这些交易,咱们多少可以了解国外的行情,他们的科技、经济的发展,做到知己知彼!”
朱棣点头,“这好办,这件事就交给夏原吉去筹办!“
次日一早,久违了朝堂近半年的朱棣朝,重新坐在了龙椅上,他先是肯定了朱高炽这个监国郡王所做的工作,用“朕甚慰”三个字表彰了朱高炽,并没有晋升朱高炽的爵位。
接下来,他布置了三件事,“朕打算让郑和出使西洋,此其一;其二,如朕在码头上所说,朱高煦负责筹建海军;其三,开通海关,也就是曾经的市舶司!“
朱棣在龙椅上换了个更加舒服的姿势坐好,“之所以改名叫海关,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这是一道关卡,所有进来的,出去的人和货物,全部都要经过海关的检验,不得有随意进出之人,也不得有任何违禁产品。“
夏原吉对违禁产品最为敏感,站出来道,“皇上,敢问,除了枪炮武器之外,还有哪些是违禁产品?”
朱棣似笑非笑地看着夏原吉,“朕相信,我大明除了卖国贼,应当没有谁,愿意别的国家在科技上能够追赶得上我大明吧?朕在此下令,所有与科技有关的货物,无朕之旨意,一律不得出海关。比如自行车,除非有更好的东西来代替自行车,自行车被淘汰,方可以高价出我大明的国境。”
“臣等遵旨!”
朱棣道,“筹建海关的事,就交给夏原吉你来做,把海关条例写清楚,但凡有人串通国外,将我大明的技术泄露出去,记住,诛九族!”
所有人均是胆寒,哪怕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心思的人,听到这话,也是浑身一哆嗦。
夏原吉领旨后,想了想,还是去求见了朱高燨。
朱高燨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自然不会陪他爹去上早朝,而是跑到他娘那里去,好好吃了一顿,从坤宁宫慢慢溜达到了谨身殿,准备跟他爹说一声,回大明帝国学院去看看。
三艘军舰,对朱高燨来说,出海足够了。
毕竟,这一次,他只是去探路,找矿源,后面将那些铁矿石等拉回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天长日久的活了。
夏原吉正在谨身殿门口转悠,看到朱高燨,忙弯着腰过来,“殿下,臣正有事要请教殿下呢!”
“啥事啊?为海关的事?”
“正是,殿下真是聪明,一猜就中了!”
朱高燨有些无语,“老夏,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学这种马屁精的事了?你明明知道,开海关这事,是我建议我爹干的事,你还昧着良心,拿这事儿来拍马屁。”
夏原吉呵呵笑,“臣每次想恭维殿下几句,总是找不到机会。不说别的,就说这大明军舰,臣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呢。”
朱高燨站在廊檐下,背手而立,看着前面奉天殿上金光灿灿的琉璃瓦,“这很简单,开海关,唯二的目的,一是丰厚国库,二是互通有无,前者不用我说,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关税,有些东西,百分之百都不过分,这个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订;而互通有无,就很巧妙了,老夏,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这世上每一个国家,哪怕是再小的国家,他们的科技和经济如何,永远不能让他们超过我们。”
他郑重地对夏原吉道,“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夏原吉躬身,同样郑重地道,“殿下,臣明白了!”
不得不说,朱高燨身上这种不断追求变强,带着狼性的思维模式,与大明传承下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的冲突。
但,变强后的优越感,又深深地刺激着他们,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用狼性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
变强之后,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老夏,我也有事要交给你去办,开春之后我打算出海,去一个叫做澳大利亚的国家,路上会经过一些国家,所有想要出海的商船,都可以跟着我走,我免费护航。”
夏原吉都心动了,但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从来不做赔本买卖,问道,“殿下有什么条件?”
“一是,家中土地不超过两千亩,现在卖给朝廷还来得及,二是,该交的关税,一分钱都不能少。”
这都是于户部有利的事,夏原吉一听,跳起来了,“殿下,臣去办这件事,保准帮殿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