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一晃而过,另外两艘护航舰也已经完工,三艘军舰在这海湾里显得非常拥挤。
朱棣这几天都歇在了军舰上,徐氏也来了,她虽不太习惯住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可是到了夜里,在甲板上乘凉,和丈夫,两个儿子一块儿说说话,如寻常一家人一样,也令她非常开心。
“爹,回去的时候,咱们在开城附近掉头,爹可以从那里眺望一下朝鲜,或许还能和李芳远打个招呼呢!”
朱棣的心情一直都很澎湃,听到儿子如此体贴的话,朱棣很满意。他手扶在栏杆上,急切地等待着文武百官的到来,他要率领他的文武百官,开着这艘军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永乐三年八月十四日,离中秋还只有一天了,从应天府赶来的文武百官全部都被运到了直沽军舰基地的钢铁码头上,他们还没有从车上下来,只透过玻璃便看到了海湾里停着的舰艇,一个个呆若木鸡。
“都下来吧,看看朕的军舰,看看我大明的军舰!”
随着朱棣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在码头上响起,受召唤前来的文武百官们,如同傀儡一般从车上下来,他们被这铁甲舰吸引,情不自禁地在码头上狂奔。
幸好,边缘用铁索拦住了,要不然这些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官员们必然要冲进海里喂王八。
“这,这就是军舰?用铁做成的?”夏原吉跪下来,双手摸着军舰延伸到码头的搭板,热泪盈眶,他虔诚不已,抬起头来,已是泪流满面,“这是我大明的军舰?”
茹瑺激动得不能自已,没有说话,泪水也是如决堤的江水,一会儿后,他又哈哈大笑起来,“我大明有了装甲车,如今又有了铁甲舰,哈哈哈,我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文臣武将们在码头跪了下来,朝站在高高的三层上的朱棣跪拜下去,“臣等恭贺皇上又有了神兵利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头戴黑纱翼善冠,身穿黄色团龙窄袖圆领袍,双手扶着栏杆,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豪气万丈,略抬手,“诸位臣工平身吧,这是我大明的神兵利器,今日,军舰试水,朕与诸位同乐!”
等文武百官们起来了,朱棣在甲板上踱步,顺便平息一下他此时如一浪高过一浪的的心情,声音都有些颤抖,“诸位臣工,朕脚下这艘军舰,乃是我大明第一艘铁甲舰,全长七十五丈,宽十二丈,满载时吃水三丈有余,排水量可达五万吨。”
听到这里,码头上议论纷纷,对这样的数据,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无法不震惊。
朱棣声音提高,“最关键的是,诸位,这艘战舰全部都是由钢铁打造而成,朕敢说,此乃天下间第一艘,朕要邀请诸位臣工与朕一起感受这艘军舰的巨大威力!”
“这……”有人开始怕了,这全是铁打造的,他不会沉吗?
但夏原吉等人已经跪下去谢恩了,朱棣再次赐平身后,他笑道,“再告诉诸位,这艘战舰装载了四座主炮,八座副炮,三十二座机关炮,此乃海上霸王,将所向披靡!”
朱高煦趁机上前,他一身盔甲,单膝下跪,拱手道,“皇上,臣等请皇上为此战舰赐名!”
“请皇上赐名!”
文武百官们倒也很有眼力劲儿,跟着儿一起下跪。
朱棣哈哈大笑,帝王君临天下的气势在这一刻,如同浪潮一般朝着四面八方铺开,整个海湾都能听到他的笑声,良久后,才听到朱棣道,“朕为此军舰赐名‘明威’,明威号将在大海之上,扬我大明国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们均是激动不已,声音微颤!
朱棣的目光这才投向跪在文武百官之后的工匠们,他看着这些卑微的人,“这艘军舰固然有四皇子,有大明帝国学院的功劳,可没有你们这些工匠,单凭他们也难以成就,若论功劳,你们也居功甚伟!”
“小民等不敢!”
马三宝趁机上前,“皇上,这些工匠中不乏技艺精湛之人,臣恳请皇上嘉奖他们!“
朱棣点头,这本来就是预演的项目,道,“朕早有此意,三宝帮你们提出来,甚好!朕将从朕的内藏库拨一部分银钱,所有参与战舰项目的人均奖励十二个月的工钱。”
这是小儿子帮他出的主意,朱棣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奖励,朱高燨边说,寻常发点银钱,多给一年的工钱作为奖金,朱棣毫不犹豫地采用了这个方案。
此时,欢呼声传来,朱棣特别满意,他微微笑着,看着工匠们感恩不已,脸上笑得开了花,他也觉得,今日的阳光似乎都明媚多了,海风传来的气息也让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