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点头。
随后又摇摇头,道:“奢靡之风不可涨!这样的拍卖会,只此一次!老十,未来可不许办了!”
朱檀点点头,笑道:“儿臣遵命!虽然估计这样一场拍卖行收入能达到个百八十万两银子,甚至更多!
不过父皇不喜欢,那儿臣今后也就不组织了!”
朱元璋闻言一愣。
忍不住问道:“你说多少?”
朱檀无所谓道:“百八十万两银子吧!儿臣估计,只多不少!这玻璃制品噱头够足,又是刚刚推出,肯定有大批人上当。不,大批人识货的!
到时候喊出来的价格肯定很高!”
朱元璋闻言,眼角一跳。
这么多银子!
还只是应天一次!
他看向朱檀,问道:“老十,你原本打算多久开一次这样的拍卖会?”
朱檀想了想,道:“儿臣觉得,一年一次就不少了。”
朱元璋皱眉道:“那怎么行?这么好的东西,你就让应天的有钱人买了?全国的有钱人怎么办?你得让他们也有机会买啊!
你看,苏州、成都、长沙、北平、洛阳!
还有你藩地上发展的不错的青州和兖州!
咱大明有钱的地方多了!
有钱人也多了!
你不能只挣应天府的钱不是,你不能只让应天府的有钱人见识到玻璃的好啊!”
朱檀闻言,不禁目瞪口呆。
合着老爹还想让这拍卖行开向全国?
那倒是行啊
搜刮天下有钱人!
朱元璋想了想,又道:“还有这拍卖会的频次!太低了!
一年一次?
一年有四季,有十二个月!岂能只开一次?
一个月开一次虽然有些频繁,但一季开一次绝对没问题!
咱觉得,你应该一年开四次!开遍大明!
对了,尤其是太原那里,更要开一家!
那些晋商虽然被咱们反复打击,但每次打击都能赚到新的银子!
足可以见到他们是多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