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点头。
其实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锦衣卫的设立并不是为了事无巨细地监察一切。
如果那样的话,得把他这个看情报的皇帝累死。
当然是只捡一些重点上报,譬如说朱檀府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结识了什么人,跟什么人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什么。
至于说长芦盐场的制盐方法发生改变这种事情,蒋瓛想必也不敢随意上报。
毕竟以他的想象力,恐怕很难想到,皇上会关心一个盐场的制盐方法改变。
朱元璋缓缓道:“也就是说,你现在让长芦盐厂的制盐方法发生了改变,所以才能生产出质量那么好的盐,并且产量还那么大!竟然可以供得上全国使用!”
朱檀笑道:“父皇英明!”
朱元璋问道:“如此的话,那长芦盐场制出能供得上全大明用的盐,成本是多少?”
朱檀无所谓道:“大概二三十万两银子吧!主要是管那些灶户的三餐,并且按时付钱!”
听到这里朱元璋被深深的震撼了!
他在脑海中算了一下株潭的长度盐场,若是一年卖给全大明的人六万万三千万斤盐,能赚多少银子!
哪怕只是4分银子一斤,竟然也能剩下2500万两银子!
扣除掉获取盐引的成本,确实还能剩下一千万两银子左右!
即便是交出给朝廷的100万两银子,朱檀还能剩下八九百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让朱元璋有些发晕!
即便他贵为天子,面对这个数字,也是崩溃的!
毕竟这可只是盐税一项!
而当年整个大明朝一年的税赋不过是一千万两银子左右,还要将所有的实物缴纳都折进去!
朱标此时也算出了这个数。
父子二人同时震撼的无以复加!
此时他们看着朱檀。
心中只能冒出两个字。
天才!
如果再加两个字。
那就是绝世天才!
这等才华,简直堪比鬼神了。
如果说上一次除倭寇,朱檀是灵光一闪。
那么这一次,则是让朱元璋和朱标真正重新认识了他!
朱檀对老朱和朱标的表现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