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这个儿子就不成了。
知子莫若父,对于他这个儿子,李文忠是再清楚不过。
论起喝花酒,论起不学无术,论起各种玩儿,和人拉呱,他是一把好手。
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远远比不过他。
可若是论起干正事,不管是为官的智慧,还是带兵打仗,他都不行。
尤其是在带兵打仗上,妥妥的是将门犬子。
和当今陛下家的老二老三老四,这四个自己家的表弟一比,简直不要差的太远。
若是是让自己儿子带兵,他也能带些兵。
让他打仗,一些小仗他也能打。
可真的把他放到一军统帅的位置上,他最多也就只能带着兵马不乱,仅此而已。
想要让他挥斥方遒,指挥着众多的兵马去给人干仗,那就差远了。
遇上和他一样水平的人,还能相互过过招,打个有来有回。
可一旦遇到一些高明的人,让他带兵,那妥妥的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如此想着,李文忠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
今后,就算是自己这些跟着上位,一路拼杀过来的老将,都一一去世了。
那也绝对轮不到李景隆带兵打仗。
自己这些老一辈的人去世了,还有沐英还有蓝玉这两个在。
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尤其是沐英,不仅仅行军打仗上很有作为。
就连行事,治军也非常的严谨,不出乱子。
简直就是大将军徐达的翻版。
有沐英和蓝玉在,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儿子带兵作战。
况且,除了他们两个外,秦王晋王和燕王这三个表弟,那也都是带兵打仗一等一的好手。
自己这个儿子,今后想要有太有出息,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李文忠想起这事,就有些恨铁不成钢,却也无可奈何。
虽然表面上,他经常训斥李景隆,看起来和李景隆一点都不亲。
可实际上,心里面也一直为这个长子操着心。
想要给他,以及自己的李家,找一条比较稳妥的路。
现在,他已经看到了这条稳妥的路。
就是这位二妹夫韩成。
二妹夫韩成的地位很是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