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姜南柯‘好人好事’做多了,公司上下都没人觉得她这次来有什么特别的。不特别的前辈跟孩子们闲聊,最近都做什么啦,有没有被人欺负啊等等。
以前也经常被大前辈照顾的后辈们也不防着她,什么都讲。有个姑娘还讲,她被老板带出去招待,遇到一个超恶心的老头,她当时差点没憋住就要哭了,真哭了,回公司肯定挨揍。
姜南柯眉头微皱,刚要开口,边上一个妹子就推了那人一下,“你跟姐姐说这个干嘛,姐姐劝你换公司你又不愿意。”
妹妹有点委屈,“就这么一说啊,我又没想姐姐去跟社长说什么,说了也还是我们倒霉啊,我又不傻,姐姐才不会说呢。”
按了下眉心的姜南柯对这些小朋友们也是毫无办法,此类的事在这个圈子是无法避免的,唯一逃离的方法是离开这个圈子。但孩子们不会愿意的,她只能劝他们换公司,虽说换了公司也差不多,好歹能躲一时是一时。
放下手的姜南柯继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社长带你去招待?通常不是部长吗?”
“那次是社长,就是社长在我才不敢哭,对方好像是很厉害的人,听说是什么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呢。”小姑娘随口一说。
半个小时后,挨个抱抱小朋友们的姜南柯,例行询问孩子们想不想换公司得到嘻嘻哈哈的拒绝后,大前辈叹了口气上楼了。
等电梯的过程中,学妹给学长发了个短信,借壳的公司确定了。学长力赞学妹靠谱,同时表示这事儿不用她管了,中间别暴露自己就行,最好远离裴勇骏。学长对学妹的智商很没有信心,随时怀疑她会被裴勇骏忽悠。
收到学长一长串短信的学妹正在跟裴勇骏见面,她今天来公司本来就是见社长的,不然有什么理由特地来公司去见练习生,那也太古怪了。
裴勇骏对于她照顾小孩子们没什么想法,顶多就是觉得女孩子心都软,他找她有正事,“你的新作品还选不出来?”
就知道他为什么找自己的姜南柯反问,“我不敢随便选,你敢吗?要不你选?”
裴勇骏现在也有点底气不足,他们家艺人被捧上了一个独特的神坛,‘姜南柯效应’效应这个词即是荣耀也是束缚。市场上很多人都在等这个光环破灭,艺人从神坛跌落,一如李哮利,她的电视剧砸锅后,整个人沉寂好长一段时间。也有非常多人在期待这个光环能持续发光,带着大家都走向辉煌,这是姜南柯手上的项目多到她根本选不过来的主要原因。
“我其实还是想给你接电视剧,电影的不确定性太大了。”裴勇骏的思路是,“再厉害的电影导演票房也有可能砸锅,而电视剧只要作家靠谱,导演不拉垮,基本的收视率是可以保证的。但是”
姜南柯明白,“但是基本的收视率放在我身上,就是失败。”
微微颔首的裴勇骏就是在苦恼这个,这个圈子站得越高摔下来就会越惨,他很看重姜南柯的商业名誉,这是公司目前最有价值的商品。
“那你叫我来是打算给我推荐什么能保险的项目吗?”
“一半一半,我找你来是想问你,要不要一起发财。”
姜南柯心头一动,怎么个意思?
裴老板很直接的就讲了,学长让学妹打听的事,还纠正了一个信息误差。学长跟学妹说,裴老板借壳上市后是打算套现跑路。而裴老板的打算是把公司做大做强,能让他彻底进入资本圈,变成牌桌上的人。
而这个计划呢,有一定的危险性。首先具体实施方法是由投资公司操作的,裴勇骏在这方面也算不上专业人士,他自然会担心,投资公司会私下搞点小猫腻,看似是带着他赚钱,说不定暗地里会坑他。
“那家公司市值一百二十二亿,我们目前商量的是,三家出手,我个人出资九十亿,占股百分之375,成为大股东,他们两家再加上原有股东,分剩下的。听起来是没问题问题,怕就怕,那两家会扫空剩下的625,那我就危险了。”
不是想套现离场的裴勇骏对于公司的决策权很谨慎,“如果我不能变成大公司,很多事我说了就不算,他们说不定想把股票超高后套现离场,投资公司搞这种倒打一耙的事,对他们而言,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我想给自己找个保险,又不能让他们怀疑是我私下想侵吞更大的股权,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买入刚好卡在百分之五之下的股份。你知道的吧,不到百分之五就没有公开告知股民,公司股权变动的义务,你可以藏在水下。有你这百分之45或者49,我们两合股就能超过百分之四十,足够保证,我有决策权。”
裴勇骏很认真的给她分析,同我合作你绝对不亏。都不用说你成了公司股东以后有多少好处,只谈我们现在打算冲击股价,你就一定能捞一笔,哪怕之后不想当股东了,我也会按照市价回购,你绝对不亏。
万万没想到这场谈话会这么展开的姜南柯,有点控制不住表情管理,“你有那么信任我?让我给你持股支持你?”
“只谈亲昵的程度,我当然有更信任的人。”裴勇骏也是实话实说,“但我身边人品够好,手上有足够的现金掏的出来操作,未来也不会因赚得太多就被名利诱惑跟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就只有你了。”
姜南柯干笑两声,“谢谢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