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他可惜的是这个人没有像他一样遇到明主,以至于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实现梦想。
三国时期。
<divclass="contentadv">曹操看到天幕上的视频,他擦了擦手里的宝剑。
既然如此,又何不派他们去攻打那高句丽。
这样有军事才华的人,却被硬生生的逼为了文人,实在是宋朝的悲哀!
赵匡胤看了天幕上的视频,他愤怒而起。
这样的人才如果放到他这个时候,只怕早是一方大将,哪像那宋朝一样,只会活生生的浪费这样的将才。
同时他看到天幕上的诗词,赵匡胤深刻的明白,也只有真正的带兵打仗之人,才能够写出如此的诗词。
他梦想中的封狼居胥、金戈铁马渐渐离他远去。
如果放在他大隋就不一样了,他们肯定会备受重用,去攻打那高句丽。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视频,他心里满满的惋惜。
杨广觉得,既然天幕上说他们能够在后来成为建立大唐的皇帝,那么他们的军事能力非常不错。
直到他垂垂老矣,64岁的辛弃疾才接到朝廷这封迟到40年的诏书。然而不久之后他的报国之心再次破灭。
67岁那年,他积郁成疾,重病在床。在临终之际,他仍然不忘保卫国土,高喊:“杀敌、杀敌、杀敌!”。】
他没有想到,他们这些五人当中,竟然也会出现如此有文化的人。
并且随着工大高句丽的物资慢慢的调拨,战事越来越临近。
毕竟他的霍去病,可是他大汉的将才。
好不容易有两人能够改写命运,却又白白的浪费掉。
而且有他亲自御驾亲征,他们又岂能不出力?
唐朝。
在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迫降职。
尽管他在词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
宋朝。
但看到这人的一生之后,他心里满满的可惜。
正在攻打匈奴的霍去病,看到天幕上说有人竟然视自己为偶像,他心里高兴万分。
他怒后世的子孙不争气,也怒他们不会任人唯用,让这样的人才白白的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