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学院的儒家子弟,他们看到这些诗人豪情壮志的诗词,他们陷入了沉默。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路走偏了。
同时他们也明白,为什么秦始皇会那样对待他们。
以前他们还不理解,天幕上为什么会出现《抡语》这样歪解圣人的书籍,那么他们现在明白了。
一个国家不应该只有仁义之道,对外部势力更应该有霸王之道。
不然那些周边的势力,只会当你是弱小随时可欺。
于是这个时候很多大儒,他们让人找来了被他们成为邪门歪道的《抡语》,并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他们想吸取里面的精华,重新为《论语》注释。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诗句,他抽出了自己身上的配剑。
很想一剑刺下去,就把这楼兰消灭。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大汉就是需要这样的雄心壮志,去消灭那匈奴,也需要这样雄心壮志,把那墙头草一样的楼兰消灭。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知道了那楼兰的德行,汉武帝刘彻就对楼兰很是不爽。
只是大汉想要攻打西域,就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
而那西域匈奴想攻打大汉,也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
这让楼兰彻底成为了一个墙头草,不断的在大汉与匈奴之间摇摆。
当时汉武帝刘彻就暗暗的发誓,等待收拾完匈奴之后,肯定让楼兰国破家亡。
三国时期。
曹操、刘备、孙权看到天幕上的诗句,他们深深的记在了自己的心中。
随着大汉丝绸之路的崛起,楼兰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也因此逐渐繁华了起来,城周绿树环绕,水流清澈,水土肥美,城内寺院林立,商业发达,并且吞并了周围的小国,成为了西域七雄之一的存在。
只是这个国家所作所为,一直被史书所记载,也一直被华夏民族生记在心中。
虽然现在大汉已分成三国,可也从来没有忘记消灭这国家的雄心壮志。
只是可惜的是,他们现在并没有这个实力,也无法对这国家实施战争。
隋朝。
杨广看的天幕上的提问,他觉得他又发现了一个展现国家实力的机会。
自从秦朝建国以来,就有匈奴不断的侵犯边境。
只是后来随着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并在北方修建了长城,才让华夏民族减少了被侵扰的机会。
汉朝开国之后,为了换取和平更是实行了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