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多的人,还在路上朝着金陵赶。
这些人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在本次科举中大放异彩,光宗耀祖。
作为朝廷的抡才大典。
朱元璋和朱标同样也是无比重视。
早早的就开始着手准备。
并且让户部拨了很大一笔钱。
用来返修馆舍,改善伙食。
“父皇,马上科举就要到了。”
“今年的考题不知道父皇准备的怎么样了?”
朱标抱着朱雄英入宫。
先是向自己母后问安。
然后又抱着朱雄英来到朱元璋的身边。
询问关于科举的事情。
之所以抱着朱雄英,自然是想要从朱雄英的嘴里套一些话。
上次的时候,朱雄英说大明的科举需要改革。
要把策论的比例往上提一提。
只是具体该怎么提。
朱标的心里却没有什捉摸。
毕竟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参考。
它不像对付那些草原上的北元余孽。
历朝历代基本上都只有一个方针。
先打后安抚,不听话了再打,打到听话了继续安抚。
大明只需要照抄就行了。
哪怕是现在大明有了先进的火器。
但是根子还是这一套。
可是科举完全不同。
所以没有头绪的朱标只能抱着朱雄英来找自己的父皇。
朱元璋当然知道自己儿子来找自己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