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爱卿的这三条路线来看。”
“似乎都没有选择?”
“这是何故?”
听到朱雄英的话,工部尚书立刻回道:
“皇孙殿下说的是这里吧?”
工部尚书在地图上指出来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位于绛州,也就是后世的河津。
朱雄英点了点头。
工部尚书接着说道:
“皇孙殿下说的没错,这里的黄河确实只有几十米宽。”
“看起来像是个修建大桥不错的地方。”
“只是皇孙殿下应该也能够想到。”
“以黄河的流速,如此庞大的水量。”
“在这仅仅只有几十米宽的河道中,该是有多么的湍急。”
“并且黄河河水中混杂着大量的泥沙。”
“即便是以水泥混凝的强度,也根本经理不了多长时间的冲刷。”
身为工部尚书,自然会把能考虑的情况全都考虑进去。
包括朱雄英说的这个地方。
只是在经历了诸多的探讨之后,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摒弃掉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工部的人确实是做了切实的调查的。
既然这里不能走,朱雄英也不会强行去要求。
于是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第一条路线虽说是能省下不少钱。”
“但是这一路上光开山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朝廷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