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摇摇头,带着些许歉意道:“老祖宗叮嘱在先,不可随意透露,还有此间消息,烦请您严密封锁,暂时别出启圣城。”
为了让杨桓配合,周柏又走上前,靠在杨桓耳边低语:“事关国运。”
明明名声更大,他越容易行事,越能更快收集香火气运,但又不得不暂时封锁消息。
这一切就是因为,周柏判断北蛮将是下朝的天命选定,蛮人入主中原有很大可能。
为了避免在起势前期,就被北蛮的天命大运察觉压制,他只能先行低调行事。
杨桓没得到确切消息,但眼下圣启之言,无疑是挽救大随江山的救命稻草,当然要牢牢抓住。
顾不上盘问更多,他便厉声吩咐下去,启圣城暂时封城。
然后又在一队队祖庙护卫的武力威慑下,与正殿见证圣启的所有人登记信息,交代封口。
种种手段下来,虽无法彻底保证圣启一事被泄露,但也能封锁一段时间。
毕竟启圣城就是这般封闭独立,只要管好围墙之内,外面也不会来管他们。
随后在杨桓那领了个令牌后,周柏随着人流,像是无关人等,大摇大摆走出祖庙。
到处都有人在低声讨论,不过这次的主要对象,不是太祖太宗,而是两百多年没动静的启圣皇帝。
凭借着和香火罐之间的感应,周柏他都能察觉到香火在加速聚集。
“听说没,可不止太祖太宗显灵,启圣爷的牌位也动了。”
“真的?不是都说启圣爷只是我大随的精神寄托?”
“这么多人亲眼所见,能有假?说不定是大随江山社稷有危,祂老人家也被惊动。”
“可是就这样封城封庙,未免太过。”
经过大宗正封口,圣启一事最终只在正殿中的人群中流传,这就给了周柏一段时间的缓冲。
随后的一个月里,周柏在外城大肆宣扬宗室救国的理论,号召有为年轻宗室,特别是广大奉国中尉,要团结起来。
激发全城爱国热情,组建救国社,聚众论武,选拔宗室骨干……
很快,周柏的身边就聚拢了一批人,他们尊奉周柏为领袖。
要是往常这般行事,早就被宗正府或者启圣城镇守军将,找上门来。
可现在不一样,圣启加身,周柏做任何事,在知情人眼中都非常合理。
每当有人要寻他麻烦时,就会有某个大佬解决麻烦。。。
崇平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大随京城被北蛮三十万铁骑围困,崇平皇帝下诏天下勤王。
响应者众多,纷纷引兵向北,结果途中遭遇铁骑剿杀,损失惨重。
九月十八日,趁着朝廷各路大军被北蛮牵制,十八路流民大军,正式朝着“中都”启圣城前进。
先入启圣城者为王,为义军之王,而他们打出的旗号是,破城放粮,剿杀国贼。
乱世到来已久,如这些流民军中的很多人还认为,启圣城的一城宗室,才是让他们吃不饱的罪魁祸首。
只能说大随有几代皇帝,确实让天下百姓承情甚多,直到现在也不愿过于怪罪朝廷。
九月三十日,启圣城消息传出,皇族祖庙有诸圣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