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会试所用之墨,都是朝廷从江南徽州采购的徽墨,经过重重检验哪会有异。
接下来再写,速度就快不起来了,周柏只觉提笔如千斤,挥汗如雨。
所幸他青运比不过前面的那些妖孽,普通的黄运红运却是不缺,积攒这么久不是白费。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第二第三句写完,整张宣纸已染成一片天青,这是代表最高品质的青气,气运、文气皆是如此。
“呼~”
周柏长吁一口气缓了缓,心中叹道:不愧是诗仙。
如果不是这贡院的法阵是天庭支援搭建,恐怕现在这首大鹏诗的青气,真要冲霄而起。
而这壬字五十三号考棚写出天青之词,也早早被明远楼注意到,并且通知中台大殿的各位考官。
严格监察青诗考生,这是科举会试的潜规则,不是怕他们作弊,而是保护。
青诗代表诗词中的极高境界,一旦写出必然载入人道史册,并且原稿还要献给天庭。
正因为难写,很多考生都想在考场上奋力一搏,往往不顾自身气运和身体极限,边写边吐血都算是常见。
更甚者,强行写完青诗,神、运皆枯,以后不说当官,当个寿命长点的普通人都难。
不过能强写青诗者,现在只不过是积蓄不足,代表未来有很大可能,在不伤身的情况下完整写出。
所以为了保护这些人才,考场都会重点关照,万一不行,以保护性的手段阻止。
此时在中台大殿,诸位考官神色欣然地盯着桌上的一面光幕,上面显示各处有文气异动的考棚。
“还有一个时辰,居然就有六十多位有青诗迹象,这定州解元周柏更是天青,难怪皇兄要我来坐镇。”瑞亲王看着桌上的光幕颇为喜悦地说道。
“主考,周柏第一句便显青意,最后一句没写便是天青,恐怕。”张栩有些犹豫道。
瑞亲王心中也是一动,沉声道:“恐怕什么?”
另一位大学士上前解释道:“张首辅的意思,恐怕这诗将显紫气。”
瑞亲王摊着的双手陡然握紧,脸上露出期待和兴奋:“马上告诉黎真君他们,请重点关注壬字五十三号。”
紫气诗词,乃是诗词品质的最高等阶,在历史上寥寥无几。
凡是写出来的,即使后面两场不考,也能名录天籍。
至于青诗显紫,虽比不上完整的紫气诗词,亦是珍贵无比。
放眼历史长河同样算是极高层次的诗词,在大旭一朝屈指可数,少有记载。
青诗可出州郡为天下人所知,但不一定每首青诗都能流传下去。
可每一首青紫诗词,却都会记录在天庭的史书、诗碑上,必定名传千古,不会被岁月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