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导演喜欢用绚烂的色彩来暗示角色的心情,比如老谋子。
在硬汉出现的时候,从光线,到布景,都体现出一种冷硬风格。
这就是风格!
比如已经用烂了的,一位风尘女子坐在吧台前,周围光芒暧昧,昏黄。
这也是一种风格。
但这种风格使用的人太多,已经不是导演独树一帜的标签。
鲜明的风格,很容易就会被影迷看出。
而风格,也是决定普通导演和天才导演的分界线!
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镜头语言,才具备成为导演的基础!
别看白桦林只是电视导演。
可他也有自己的风格!
《甄嬛传》上,颜色的对比非常出彩,每一个人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这些赵梓骆可没有在剧本中写。
全靠导演现场发挥。
可事实就是,对方发挥非常完美!
色彩、光线的敏锐,用于烘托人物性格、现场氛围,这就是白桦林的风格。
当然,这种风格不算特殊,也并不出彩,白桦林只是运用娴熟。
甚至这种风格是个导演都会用。不算是个人风格。已经可以归类为基本功了。
所以,老白没怎么进军电影市场。
电影每一帧都是壁纸,对于镜头语言、个人风格的要求比电视剧高得多!
赵梓骆仔细学习着,有些东西是书上都没有的。
就真的是“导演心得。”
不知道过了多久,主台上的中年人终于讲完了《功夫》。
特别是其中运用镜头语言最经典的——斧头帮和包租公、包租婆那一段。
“本堂课结束。”
叮——!
系统音响了起来。
“宿主已经接触第二项主业。”
“影视和歌曲不同,哪怕宿主记得剧情,当灯光、布景、人物不一样的时候,很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风格的区别!
赵梓骆记得整个故事,哪怕记住了每一段剧情。
也只是记住了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