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桓吃了一惊:“女孩子学说话就是有天赋,你的官话很好啊!”又对祝缨解释般地说,“我家里女儿就比儿子说话快。”
祝缨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小妹确实用功,她学得不错。”
“你是教她整本读的,还是单学这一篇的?整本为何读荀子呢?”
“就先抽了这一篇。”
“还是先读经,也不要抽散了学,要读整本。学有余力,再读一读其他。凡学问,学的要是一体,一鳞半爪、断章取义的,反而容易南辕北辙。学的糊涂,用的时候也会用错。”
祝缨点头,听岳桓讲了许多的教导学生的门道。直到岳桓许诺:“我今天就把书单开出来。”
祝缨才满意地说:“那就拜托啦!”
岳桓还要留着吃饭,祝缨道:“好啊。”
她没在岳桓面前提刘松年,对苏喆等人也没说刘松年。反而在席间提及:“我让番学里每年比赛那么几回,比骑射。”
“这个好!有古风!”岳桓说,“可惜大郎箭术不甚了了。”
祝缨道:“先生这话就不对了,‘必也射乎’。番学里也有手生的。”
“对对。”岳桓笑着说。
一餐饭吃得不错,岳桓家口味并不特别清淡,他们不是京城人,五个小鬼跟着又吃了另一地的菜色。几人都认为面食味道也不错,林风道:“我回去也尝尝这个。种的麦我还没吃过呢。”
岳桓夫人道:“面粉很好吃的。”
祝缨道:“他们习惯吃米。”
头人家总有上等的精米吃,且早已总结出了许多好吃的做法。新来的麦?那是什么?寨子里收新麦之后用了煮粥蒸米饭的做法,口感硬不好吃,此后他就不吃麦了。
岳桓夫人道:“那就可惜了,面食可有许多吃法,京城里就有不少。”
于是又说到了饮食,祝缨道:“明天带他们出去吃。”
小鬼们欢呼了起来。
一餐饭吃得很尽兴,岳桓还担心祝缨遇到宵禁,祝缨道:“不怕,我有条子。”她在京城别的没有,就是这种犯夜禁的条子多得是。
——————
将苏喆等人送到四夷馆再回到家里,小吴与丁贵还没回来,却是小吴耍了个小心眼儿,怕在祝宅说事被小柳等人听到了,不好。以家里有事为名,带着表弟出去小声嘀咕了。
小黄拉开了门,小柳又招呼了祝缨从梧州带来的随从去喂马。
赵振就捧出一张帖子来:“大人,骆驸马府上送来帖子。”
祝缨接过帖子一看:“骆晟?他派人送来的?”
“是。”
帖子上是骆晟亲笔写的字,很谦虚的用词,十分抱歉之前祝缨到他的时候怠慢了,请祝缨明天晚上到他家赴宴。
祝缨心道:那是得去。
“明天一早往他家回个帖子,就说我去。”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两人都得上朝,能够打个照面,帖子有来有回才是礼貌。
第二天天蒙蒙亮,祝缨与陈萌等人都在皇城外面等着上朝的时候,骆晟挤了过来:“郎。大郎也在啊?”